“大暑小暑,上蒸下煮”。進入一年最炎熱的入伏天氣以來,人們紛紛都避暑納涼。可是在隴西縣城西大街、東大街、南大街等老城區里,參與舊城區二級供熱管網改造的工人們揮汗如雨,加班加點的推進管網改造的工作進度。
在南大街的榮景園小區,開挖后的一米多深主干管網地溝里,被長年潮濕近乎蝕透、銹跡斑斑的舊管網在切割后被挖掘機起出,新采購的供熱管道被整齊的鋪設,在閃爍的點點焊花中,已經被鏈接在一起,并延伸到8個住宅樓的每個單元下。“相比以前的舊管網,縣上新采購的鋼管平均直徑增加150毫米,管壁厚度增加1毫米,每段新建成的主管網都經過了8公斤的壓力測試,采取分戶供暖后,只要冬天換熱站送過來的熱水壓力足夠,這個小區就能保證熱……,在現場指揮施工的技術員李工介紹道。
近年來,伴隨著隴西縣城區建設的不斷發展,老城區部分二級管網未經改造,老化銹蝕,跑冒滴漏現象嚴重。據統計,自2013年11月采暖期開始以來,僅城區供熱質量不高的投訴達936件。同時,各供熱企業的失水率長期居高不下,不僅給企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還影響了全縣城區供熱工作的整體質量。
今年以來,隴西縣從冬季供熱維系千家萬戶,事關民生大局的高度出發,經多次深入實際調研論證,計劃從今年起投入資金6600萬元,在3年內將服役超過15年的22公里二級供熱管網全部進行更新改造,以徹底改變二級供熱管網安全、質量隱患及配置不合理等問題。為使城區老舊住宅的供熱系統與集中供熱更加匹配,結合二級供熱管網改造工作,該縣還投入資金572.5萬元啟動實施了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項目,從根本上徹底實現部分老舊小區“分室調溫,分戶可控,計量收費”的目標。
據縣供熱辦負責人介紹,4月份停暖以來,隴西縣就成立了專門的供熱改造協調小組入戶宣傳,累計填寫調查表400余份,張貼宣傳海報10余份,同時縣供熱管理事務中心組織了9名技術人員,一邊深入各建設工地負責監督該項工作的推進,一邊加強與執法、交警及市政等職能部門單位的銜接,在保證城市交通正常運行及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加快進度。截至目前,該縣已基本完成對東大街、西大街、南大街等路段的18公里二級供熱管網更新改造工作,累計完成投資5200多萬;西大街華榮綜合樓、房管所家屬樓、疾控中心家屬樓等小區的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也已全面展開,該項目完成后將惠及城區318戶居民,現已累計完成投資100萬元,管網改造工作及分戶計量改造工作可在9月底前全部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