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一和鐵路沿線區域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區域產業同質化嚴重,加大了市場風險。工業產業布局表明,喀一和鐵路沿線區域中喀什經濟區和莎車經濟區以資源加工為導向的產業聚集和產業趨同性不斷增強,尤其反映出重化工趨勢明顯,工業產業單一化、初級化,對資源加工發展模式的路徑依賴表現較強。目前情況是上述兩個經濟區35%的企業存在虧損,受經濟危機和市場不景氣影響,停工停產企業較多。
2.工業產業內部結構失衡較重。工業內部結構矛盾突出,主要呈現為比重較高的重化工(資源加工類)和比重較低的農副產品加工(農業產業對接)以及其他加工類(手工藝加工制造、紡織與出口加工等)共同構成的工業發展格局。目前情況是工業與一、三產業相關性較低,未能較好地帶動一、三產業協調發展。尤其重化工業比重加大,對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企業擠出效應增大,不利于工業產業整體水平提高和容納更多勞動力。
3.加工企業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不足。建材類企業在三個經濟區聚集較多,導致本地市場競爭激烈,企業發展嚴重受阻。農產品加工業與一產從業者在技術標準設定和市場利益關系博弈中處于下風,企業負擔加重,開工時有不足,嚴重影響了企業收益。地方財政一方面在工業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上向工業企業補貼較多,另一方面企業盈利返還財政較少。企業僅在投資建設期能以建筑安裝或其他形式為地方財政創造收益,當企業進入運行期時跌人收益低谷,工業加工業創造地方財政收入呈反向走低態勢。
4.涉農工業發展水平較低。沿線區域縣域單位工業企業中涉農企業占比較小,農產品加工業中進行農產品精深加工的企業幾乎沒有,以涉農企業為龍頭的農業產業鏈尚未形成。沿線區域是糧食、經濟作物和林果原料重要的產出地,也是重要的農區畜牧業產品的供給地,但因沿線區域工業發展重點的偏差導致農產品加工業體系建設不完善,農產品加工業只有少量季節性林果產品加工業存在,缺乏林果產品精深加工業與非常規飼料加工業以及畜產品加工和精深加工業等。由于上述原因,沿線區域產業聯動關系,即一、二、三產業供求和價值傳遞關系不健全,并且還嚴重缺乏針對農產品原料生產的高水平、高附加值產業,無法形成帶動農業標準化生產和為農民獲得更高收益的產業聯動機制。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