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新疆南北非均衡發展問題一直是當前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的重要議題,而改變南疆三地州落后的發展現狀更是解決新疆非均衡發展至關重要的環節。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的精神指引下,新疆迎來了“十二五”時期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新的歷史機遇,一條跨越千里穿越塔里木盆地西緣的喀(喀什市)和(和田市)鐵路(以下簡稱喀一和鐵路)為南疆三地州(喀什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區)構筑起連接發達區域的合作紐帶。喀一和鐵路的建成通車將承載起改變南疆三地州區域發展環境,實現區域協調、開放、和諧發展的歷史使命。
1.沿線區域資源稟賦概況。
就喀什經濟區而言,一是自然資源豐富,目前已發現的礦產品種有數十種,主要是煤、地熱、鐵、鉻、鈦、錳、釩、金、銀、鉑、銅、鉛、鎂、鉆等;二是對外國際合作條件優越,喀什經濟區的西部和北部分別與吉爾吉斯斯坦和巴基斯坦接壤、與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相連,是我國西部地區的門戶地帶,也是中亞五國和西部內陸地區的重要商貿物流集散地。區域對外可通過紅其拉甫、吐爾尕特、伊爾克什坦、卡拉蘇等四個口岸發展與友鄰國家的合作關系。
就莎車經濟區而言,莎車經濟區大多處于河流的中上游,水土資源豐富,具有暖溫帶大陸氣候特征,四季分明,氣候干燥,日照長,無霜期長,能滿足農作物一年兩至三熟的要求,有得天獨厚的光熱水土資源。該區域緊鄰昆侖山,南部山區蘊藏著豐富的煤、鐵、鉛、鋅以及金、銀、銅、石膏、硫磺、云母等礦產資源。
就和田經濟區而言,和田經濟區地處昆侖山北麓、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緣、玉龍喀什河與喀拉喀什河之間。區域內地理氣候條件獨特,光熱資源豐富,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石油天然氣資源,尤其是玉石資源。
2.交通網絡與工業體系。
新疆南疆地區已建成環繞塔里木盆地長近3700公里的“一環兩縱”公路綜合運輸網。“一環”由三條國道組成,即218國道庫爾勒一若羌、315國道喀什一若羌、314國道庫爾勒一喀什組成,全長2795公里,環形公路穿越了新疆南部五地州。“兩縱”由縱貫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石油專用公路和國道217線延長線阿拉爾至和田沙漠公路組成。
南疆鐵路北接吐魯番、南接南疆重鎮——庫爾勒市,1974年開工建設,全長476公里,1984年8月30日正式開通運營。1996年9月南疆鐵路西延工程破土開工,1999年5月6日全線鋪通,同年10月初開始試運營,12月6日正式投入使用。南疆鐵路西延工程的建成為南疆阿克蘇、克孜勒蘇、喀什與和田四地州經濟建設注入了活力,使南疆地區的經濟發生了變化。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