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地區按照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的決策和部署,把發展紅棗、核桃為主的特色林果業作為構建農民人均8 000元~10 000元收入結構的支柱產業,大力實施以市場為導向的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從2006年林果業總面積263.37萬畝,迅速發展到2010年的406.99萬畝,增長幅度達到54.5%,在阿克蘇林果種植中,主要種植品種為紅棗、核桃、蘋果、香梨、杏、葡萄等品種,林果業產量隨著林果業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呈現同比上升的趨勢,從2006年的58.44萬噸增長到2010年的118.6萬噸,增長幅度達到102%。
1.經營管理粗放,經濟效益低下。阿克蘇紅棗的種植模式多以單個家庭為主的小戶型種植為主,在紅棗的管理方式上,一般都是根據種植戶自身的種植經驗進行田間管理,缺少統一合理的管理指導,從而導致紅棗在經濟效益上低下。
2.品種結構單一、紅棗質量參差不齊。在阿克蘇紅棗的種植品種中,多以駿棗/、金昌、灰棗為主,沒有區分阿克蘇境內的地域條件,從而導致紅棗成在成熟時質量參差不齊,最終導致在紅棗的銷售過程中出現銷售價格不理想等效益問題。
3.銷售渠道單一,組織程度低下。棗農在紅棗收獲后,大多采用等待收購商上門收購,近年來,隨著阿克蘇紅棗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紅棗的銷售過程中從賣方優勢轉移到買房優勢,在2011年紅棗的銷售中出現了有價無市的尷尬境地,由于棗農組織程度低因此在與收購商的銷售談判中處于不利地位,最終導致紅棗種植戶以低于理想中的銷售價格進行銷售。紅棗的加工產品從原產地加工包裝后在進行銷售時,銷售市場單一,新市場開拓效率低下,從而制約了阿克蘇地區紅棗生產企業的發展。
4.紅棗加工企業規模小,效益低。阿克蘇紅棗加工企業多以普遍存在企業規模小,加工水平低,加工設備差,技術創新能力弱,加工產品初級、單一,經濟效益低下,基地帶動能力差的問題。這些都制約了優質紅棗的發展和優質紅棗品牌的形成一級紅棗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提高。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