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成立林果專業合作社83個,引進紅棗分級、清洗、烘干、殺菌設備,通過“公司+合作社或協會+農戶”的運作模式,與果農之間建立了穩定的產銷利益聯結機制,推動了紅棗果品由貯藏、保鮮向飲品、保健品精深加工等高附加值、高科技領域延伸,提高了紅棗的市場競爭力和紅棗產業業的整體效益。
阿克蘇地區按照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的決策和部署,把發展紅棗、核桃為主的特色林果業作為構建農民人均8 000元~10 000元收入結構的支柱產業,大力實施以市場為導向的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從2006年林果業總面積263.37萬畝,迅速發展到2010年的406.99萬畝,增長幅度達到54.5%,在阿克蘇林果種植中,主要種植品種為紅棗、核桃、蘋果、香梨、杏、葡萄等品種,林果業產量隨著林果業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呈現同比上升的趨勢,從2006年的58.44萬噸增長到2010年的118.6萬噸,增長幅度達到102%。
1.紅棗面積及產量。2004年末,阿克蘇地區結合地緣優勢和區情,確立了“十一五”期間以紅棗、核桃為主的350萬畝特色林果基地,以產量高、品質優的制干駿棗、灰棗、金昌品種為主,優化品質結構,把紅棗產業作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主導產業。阿克蘇紅棗種植面積從2006年的47.94萬畝到2010年的170.12萬畝,與2006年相比2010年紅棗種植面積增幅達到254%(見表1)
表1 阿克蘇紅棗生產及變動
年份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面積(萬畝) |
47.94 |
68.94 |
99.35 |
143.34 |
170.12
17.02 |
產量(萬噸) |
0.7 |
1.67 |
4.39 |
7.62 |
|
紅棗產量從2006年的0.7萬噸,增長到2010年的17.02萬噸,成快速上漲的趨勢(見圖1)。
2.紅棗產業現狀。阿克蘇地區根據林果業產業化布局,有針對性的加大招商引資和農業重大項目建設力度,采取重點傾斜政策,建設優勢產業帶和工業園區,以提高果品貯藏保鮮能力和優質品分級、滅菌、包裝加工為突破口,先后引進培育了天海綠洲、天山棗業、思源果業、刀郎果業等紅棗貯藏、深加工企業81家,貯藏保鮮能力25萬噸、加工能力15萬噸。開發果酒、果醋、果粉、紅棗素、紅棗膠囊、紅棗口服液等系類產品300余種,成長了“天棗”、“蓓嘉紅”、“天杉”等一批紅棗知名品牌。成立林果專業合作社83個,引進紅棗分級、清洗、烘干、殺菌設備,通過“公司+合作社或協會+農戶”的運作模式,與果農之間建立了穩定的產銷利益聯結機制,推動了紅棗果品由貯藏、保鮮向飲品、保健品精深加工等高附加值、高科技領域延伸,提高了紅棗的市場競爭力和紅棗產業業的整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