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新疆工業經濟過于依賴石油工業。近幾年,自治區把新型工業化放在首位,加快優勢資源轉化,煤炭、電力、裝備制造等非石油工業的不斷增長,使新疆逐漸掌握了經濟發展的主導權。
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不僅僅是“量”的變化,還有“質”的提升,說到底是“新疆能力”的體現。
“拿增速來說,2012年和2011年GDP增速相同,都是12%,但從經濟增長質量看,2012年的含金量明顯高于上年。”在自治區統計局局長王忠山看來,兩個12%有著質的區別。
王忠山分析說,從經濟增長速度看,對比優勢進一步擴大。經濟增速從2011年的高于全國2.7個百分點擴大到2012年的高于全國4.2個百分點;從經濟增長動力看,動力結構向多元化方向變化;從經濟增長質量看,含金量明顯高于上年。城鄉居民收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2010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開始提速,2012年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速不僅跑贏GDP,而且雙雙躍居全國第1位。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民生建設為主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增長、調結構、擴內需,高起點推進“三化”進程,高層次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以“新疆能力”助推經濟發展水平再上新臺階。
工業結構的趨于合理是一個最好的證明。2012年,非石油工業首次占據“半壁江山”,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4.5%,比上年又提高13.4個百分點。
“非石油工業增長首次超過了石油工業增長,正是新疆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的表現,更是科學決策的結果。”新疆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寧說,過去,新疆工業經濟過于依賴石油工業。近幾年,自治區把新型工業化放在首位,加快優勢資源轉化,煤炭、電力、裝備制造等非石油工業的不斷增長,使新疆逐漸掌握了經濟發展的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