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尼勒克8月16日電 (通訊員 爾肯別克·吾肯 賽爾江)在國家各種惠農惠民政策的帶動下,新疆尼勒克縣由傳統的農牧業方式轉換為現代農牧業方式的今天,農村處處可以見到農牧民利用農閑時間,通過從事建筑施工、修路、從事彩鋼行業等多種渠道,努力提高自己的家庭經濟收入。
2013年初,尼勒克縣木斯鄉充分利用“科技之冬”契機,專門邀請業務專家和教師,在本鄉阿克加爾村、興福村、洪阿德爾村、木斯村等村隊,分別舉辦砌筑業、電焊業等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班,共培訓130多名農牧民,提高了他們從事此行業的技術和技巧。
開春以來由50多名農牧民成立建筑施工隊,在本鄉范圍內承包了50多套抗震房和棚圈任務,通過從事建筑業,提高了自己的家庭經濟收入。該施工隊從年初到現在已完成30多套抗震房和棚圈任務,剩下的施工任務計劃于10月中旬完成,目前,雖然天氣特別炎熱,但他們一分一秒地不停,正在緊張工作,為提前完成施工任務而努力,此工程整套建筑任務完成時,農牧民施工隊每人可以獲得2—3萬元收入。
據了解,以前該鄉建筑施工、電焊、修路等施工事項,均由外地來的民工進行施工,幾乎沒有本地的人。近幾年以來,該鄉通過舉辦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班等多種形式,大力提高農牧民學實用技術的積極性,現在該鄉范圍形成了農牧民通過從事建筑施工、電焊等第二、第三行業,努力提高家庭經濟收入的良好局面,他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經濟觀念,積極從事各行各業,加強家庭增收,為實現本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