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奇臺農場就利用山坡地引導職工發展反季節蔬菜大棚。通過發展,至今已形成了以開墾廟社區為中心的周邊綠色設施農業區。蔬菜大棚已經發展到了200座,每年旺季職工每棚收入一茬下來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產品全部銷往昌吉東三縣和奇臺墾區蔬菜市場。
“去年冬季我按照當地蔬菜市場需求,在我修建的6座大棚里分階段種植了黃瓜、西紅柿、辣椒、毛芹菜等各種蔬菜,從去年12月份銷售至今效益特別好,尤其春節市場價格不斷攀升,而且我的蔬菜供不應求,今年我的這6座大棚幾茬下來純獲利5萬元以上沒啥問題,夏天我還要在技改上下功夫,而且繼續擴大種植品種和規模”。3月18六師奇臺農場開墾廟社區蔬菜種植戶糜必榮在自家綠油油的蔬菜大棚內高興的對筆者說。
設施農業,通過一定的設施和技術,改變農作物的生長環境,使許多不可能變為可能;農作物可以在不該成熟的時節成熟,在不可能上市的時間上市,產生傳統農業無法產生的效益。從2009年開始,新疆昌吉州奇臺農場就利用山坡地引導職工發展反季節蔬菜大棚。通過發展,至今已形成了以開墾廟社區為中心的周邊綠色設施農業區。蔬菜大棚已經發展到了200座。品種也從原來的葫蘆、黃瓜、西紅柿、辣椒等發展到了現在的8個品種。每年旺季職工每棚收入一茬下來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產品全部銷往昌吉東三縣和奇臺墾區蔬菜市場。
2014年,該場將計劃以開墾廟社區中心,采取招商引資或自建的形在新建溫室大棚500座,主要種植蔬菜、花卉等各類高效經濟作物。在政策落實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積極引導和鼓勵職工采用“租、包、自建”等流轉方式和開發利用坡耕地等形式,解決設施農業小區建設用地等問題。在技術服務上,團場抽調專業技術員現場指導,進行保姆式跟蹤服務。在資金服務上,集中財力整合資金,對涉及與設施農業有關的資金進行合理整合,捆綁使用,用于設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天氣回暖,溫州本地產蔬菜采摘上市量增加,本市蔬菜批發、零售價開始回落,不少蔬菜的批發價格環比下降幅度達40%,目前,西紅柿1.7元/斤、芹菜0.75元/斤、小白菜1.75元/斤、菠菜1.9元/斤、生菜0.6元/斤、菜花0.5元/斤。
受天氣回暖等因素影響,本地產蔬菜采摘上市量增加,本市蔬菜批發、零售價開始回落,不少蔬菜的批發價格環比下降幅度達40%。
據溫州菜籃子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價格監測中心數據顯示,3月17日,西紅柿1.7元/斤、芹菜0.75元/斤、小白菜1.75元/斤、菠菜1.9元/斤、生菜0.6元/斤、菜花0.5元/斤,較上周同期的價格下降20%—40%。批發價格回落,也拉動零售市場蔬菜降價。根據國家統計局溫州調查隊旬報數據顯示,在監測范圍的24類蔬菜中,超過半數的蔬菜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價。記者昨天走訪多家農貿市場了解到,白蘿卜的最低售價每斤僅1.5元,冬瓜僅2元,土豆僅2.5元,與上個月菜價相比均有下跌。
據菜籃子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的負責人介紹,由于去年氣候原因,導致山東蔬菜產量縮水,價格上漲。因此,來自山東的蔬菜批發價與上周同期相比有所上漲,如,苦瓜3.4元/斤、黃瓜2.15元/斤、香菜4.5元/斤、茼蒿4.1元/斤、絲瓜3.6元/斤等,漲幅在10%—20%。他表示,本地蔬菜將大量上市,如馬嶼的黃瓜、西紅柿,文成的茄子等,總體價格走勢將穩中有降。
2014年浦東新區常年蔬菜種植面積的鎖定將采取鎮級自查,區級抽查與復查形式,完成2014年實際下達蔬菜種植計劃8.3萬畝,其中“夏淡”綠葉菜種植面積3.85萬畝,上市量27萬噸的任務,保障市場供應與菜農收入起到了積極作用。
2014年上海浦東新區蔬菜種植基礎信息調查工作,經村上報、鎮級核查匯總,于三月初已全面完成錄入新區農用地信息化管理系統。
按照年初安排,2014年浦東新區常年蔬菜種植面積的鎖定將采取鎮級自查,區級抽查與復查形式。目前,區農委種植業辦組織相關部門成立了檢查小組,對全區涉及蔬菜生產的22個鎮進行全面抽查。檢查組采取農用地信息化管理系統,對各鎮隨機抽取2個村,每村實地抽查2-3個蔬菜種植單位,與系統內信息進行比對。經過小組多天的抽查,網上錄入數據、實際種植信息與上報數據基本一致。除了本次抽查,區級將在7、8月份組織第二次復查。
此次抽查工作,對完成2014年實際下達蔬菜種植計劃8.3萬畝,其中“夏淡”綠葉菜種植面積3.85萬畝,上市量27萬噸的任務,確保政府支農惠農政策的落實與精準投放,保障市場供應與菜農收入起到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