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吃得放心安全,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記者9月26日從和田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日前開展全縣兒童食品和校園及其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秋季開學是重要的時間節點,該局將對各學校食堂要進行全面“清掃”,把工作進行常態化、系統化梳理。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校食堂必須建安全管理制度
此次專項檢查活動,在學校食堂檢查上,記者了解到,和田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主要是檢查所有的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在秋季開餐前對所有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進行核查,并對所有的工具、用具、容器、餐具等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洗消毒;以及從業人員是否100%健康體檢,依法取得健康合格證明等方面進行檢查。
在檢查過程中,記者看到,執法人員對于學校建立的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和健康檔案進行了挨個檢查。
“從業人員上崗前要體檢合格,每年進行一次體檢等等,這些都要記錄在冊。”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在食品加工上,要按要求進行留樣,校食堂每餐次的食品成品應留樣,在專用冰箱中冷藏保存48小時以上,并記錄留樣食品名稱、留樣量、留樣時間、留樣人員等。
校周邊餐飲重點排查
對于校園周邊的餐飲單位、小商店謹防“三無”食品是此次專項檢查的重點。在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對于校園周邊周邊200米范圍內餐飲單位的從業人員是否100%健康體檢,以及是否嚴格按照規定做好原料索證驗證工作,建立原料進貨驗收登記臺賬等。
在學校周邊商店、小賣部的檢查中,對于商店里進貨檢查驗收、索證索票等方面進行了檢查,同時,重點查處銷售“三無”食品和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過期變質及其他不合格食品等違法行為。
和田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自此專項整治行動共開展了半個月的時間,為確保此次整治活動取得扎實成效,該局組織多個檢查小組,出動執法人員85人次,按照“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四不兩直”的方法,深入校園及其周邊130戶食品經營單位進行督察。在檢查中對22戶餐飲戶因為原料進貨臺賬和索證索票制度不完善而被勒令進行限期整改。通過此次專項檢查,進一步凈化了食品消費市場,學校食堂及周邊餐飲單位衛生情況明顯得到改善,確保廣大師生吃得更放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