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貴州省有星級酒店320家,只有7天、如家等少數酒店屬于經濟型酒店。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高檔(四、五星級)酒店、中檔酒店(三星級)和低檔酒店(一、二星級)的比例為1:4:5,顯然貴州省的高、中、低檔酒店的數量比例與要求不符,且差距較大。
(一)培育旅游產業集群是貴州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
旅游業作為貴州省的主導產業之一,貴州省的經濟增長對旅游市場的依賴程度較高。相關的研究表明,1995年至2005年期間,貴州省旅游收入增長對GDP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21.36%。實行旅游產業集群化發展是貴州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旅游產業集群化,貴州旅游業發展才能上規模,才能形成市場,才能有效益,也才能為經濟社會的發展積累必要的財富。
(二)培育旅游產業集群是發揮貴州旅游業優勢的需要
旅游業是無邊界產業,具有產業鏈的拓展功能、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功能、創造區域品牌功能等特殊優勢功能。同時貴州省的旅游業又具有旅游資源密集、旅游資源品位高、與周邊地區相比有自己的特色等優勢。目前,貴州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近1/4,2008年、2009年、2010年此項數據連續三年全國排名第一,貴州發展旅游產業具有明顯優勢。然而,與全國相比,貴州省旅游產業規模尚未形成,旅游產業優勢未能充分發揮,依托自身優勢條件發展旅游產業集群更顯必要。
(三)培育旅游產業集群是提升貴州旅游業總體競爭力的需要
由于旅游企業大多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其進入市場和退出市場的門檻較低,因而常常形成產業內的企業數量過多,企業規模大多偏小,市場集中度偏低,易引發市場的無序競爭。據2010年中國旅游統計年鑒提供的數據,2009年貴州省有星級酒店320家,只有7天、如家等少數酒店屬于經濟型酒店。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高檔(四、五星級)酒店、中檔酒店(三星級)和低檔酒店(一、二星級)的比例為1:4:5,顯然貴州省的高、中、低檔酒店的數量比例與要求不符,且差距較大。同年,貴州旅行社數量達到215家,這其中除了幾個規模較大的旅行社,其余大多數旅行社規模較小,經濟效益不明顯,總體競爭力不強。因此,迫切需要培育和壯大貴州的旅游產業集群,提升貴州省旅游業在國內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