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表明,今年一季度,成都工業前十強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568.3億元,同比增長22.4%;還有225家企業增速達到100%以上,實現產值46.9億元。其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機械產業、汽車產業等八大特色優勢產業完成增加值527.7億元,增長14.2%,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81.1%。
今年一季度,全國經濟下行,成都同樣無法置身事外。今年初,部分行業和企業就存在利潤下滑、訂單減少、生產積極性降低等現象。不過從整體看,成都工業依然呈現“高開”態勢,1月份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0.1%,成都高新綜保區亦實現進出口總額23.6億美元,同比增長60%。
為確保“開門紅”,成都市在保持存量企業生產總體穩定、實現合理增長基礎上,著力促進重點優勢企業充分釋放產能,這恰恰是成都工業能夠領跑副省級城市的奧秘所在。
數據表明,今年一季度,成都工業前十強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568.3億元,同比增長22.4%;還有225家企業增速達到100%以上,實現產值46.9億元。其中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機械產業、汽車產業等八大特色優勢產業完成增加值527.7億元,增長14.2%,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81.1%。
汽車產業尤其引人注目:首臺國產沃爾沃樣車試制完成,首輛全新柯斯達正式下線,首款新捷達全國上市銷售,首批吉利SUV熱銷中東,首款成都大運“奧普力”高端卡車上市發布……成都經開區汽車產業產銷兩旺,實現工業增加值135.9億元,同比增長21.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3.3億元、利稅總額102.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