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加快服務業發展是加快經濟結構優化、促進產業升級和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由之路。而且服務業具有低能耗、低污染、就業容量大等特點,因此發展服務業對節能減排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四川服務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服務業總量不斷擴大。四川服務業增加值1978年為36.86億元,到2010年已增加到58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2010年較1978年增長了24.70倍,年平均增長率達11.28%,服務業增加值的平均增長速度高于GDP的增長速度。
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GDP比重由1978年的19.97%提高到了2010年的34.6%。服務業為促進四川經濟增長和緩解就業壓力作出了較大貢獻。
2010年服務業對GDP的貢獻率達25%,拉動經濟增長3.8個百分點。從稅收貢獻看,2009年四川服務業實現稅收收入(國稅和地稅之和)948.83億元,比2008年增長了26.6%,占全省稅收收入的53.8%。可以說,服務業初步起到了四川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的作用。與此同時,四川服務業的內部結構也出現了積極變化。
1980年以來,四川現代服務業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傳統服務業。以住宿餐飲、居民服務、批發零售和交通運輸等為代表的傳統服務業的增長速度在11~12%之間,而商務租賃、科技文化、信息服務、教育、房地產等行業的增長速度大多在14%以上,如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速高達16.9%,房地產年均增長13.8%。傳統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58.3%下降到了2007年的52%[1]。而現代服務業增加值所占比重已由1985年的37.2%提高到了2008年的42.3%,為四川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經濟增長質量是我國也是四川未來一個時期的經濟中心工作。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加快服務業發展是加快經濟結構優化、促進產業升級和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必由之路。而且服務業具有低能耗、低污染、就業容量大等特點,因此發展服務業對節能減排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本文采用產業結構偏離度和回歸分析方法,對四川服務業發展的有關影響因素進行定量分析,剖析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對策,以期為加快四川服務業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