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的持續、快速增長是生活類服務業獲得快速發展的基礎。根據四川1978年到2009年的時間序列數據計算,四川服務業增加值與城鄉居民收入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988和0.989。
與全國、其他省市區相比,四川服務業發展存在很大的差距,但也預示著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根據四川1978年到2009年的時間序列數據計算,四川服務業增加值與人均GDP之間的相關系數高達0.998。因此,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四川服務業未來的發展,首先要從思想上、戰略上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強服務業技術創新[2],加快服務業的對內對外開放步伐,以市場機制促進服務業創新和發展。在此基礎上,應著力加強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加快城市化進程,為服務業發展拓展空間。根據1978年到2009年的時間序列數據計算,四川城市化率與服務業增加值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962。因此加快城市化進程是加快四川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據調查,目前農民工市民化、農村人口城市化面臨的阻力主要有戶籍制度、住房、社會保障和權益保障等幾個方面,因此要加快城市化進程,四川各級政府應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及其相關的子女就學、醫療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加快廉租房建設,加強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改善社會管理,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為農民工的市民化創造和諧氛圍,使農村人口真正轉化為城市人口。根據服務業發展的特點,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各地應主要加強大中城市的規劃和建設,使城市產生更大的集聚效應,促進服務業發展。
2.加強工業迂回生產,提高工業化水平。長期以來,四川工業發展的專業化程度較低,這導致工業化帶動服務業發展力度較弱。計算表明,1978年到2009年間四川工業化率與服務業增加值之間的相關系數只有0.723。專業化生產既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推手。現代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分工細化和市場深化,即迂回生產方式[3]。生產越迂回、分工越細,市場范圍就會越大,所需要的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規模也就越大。工業專業化生產體系的建立與發展,需要政府加強法律等制度建設和監督,建設誠信社會和契約社會,這樣才能使各個企業、每個勞動者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3.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收入決定消費水平。收入的持續、快速增長是生活類服務業獲得快速發展的基礎。根據四川1978年到2009年的時間序列數據計算,四川服務業增加值與城鄉居民收入之間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988和0.989。因此,推動服務業的快速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四川城鄉居民收入。這需要改革初次分配,提高勞動者報酬;但在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的今天,更需要改革財稅體制,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實行“減稅富民”政策,建立起收入與生產率的同步增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