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和新材料產業等7大產業,這被看作是振興經濟的又一重大舉措,是繼“4萬億”后國家啟動的最大規模的產業計劃。
國內專家學者對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產品做了深入研究,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的專家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際經驗與中國對策》中談到,“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需要推進技術創新,并且要將政策重心放在產品的市場推廣上,加強市場培育。”同時也有專家認為,“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要重視產業的發展規律,并且要有正確的政策措施”。
如今國內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情況不盡相同,歐盟把發展重點放在本土已有的優勢產業上,全力打造具有國際水平和全球競爭力的“綠色產業”,初步形成“綠色能源”、“綠色電器”、“綠色建筑”、“綠色交通”和“綠色城市”等產業的系統化和集約化。
美國以新能源為驅動力尋找經濟新契機,把可再生能源及節能項目、醫療信息化、環境保護等產業均作為投資重點行業。
日本以長期需求為目標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將信息通訊、節能和新能源開發、環保、生物工程等產業作為重點產業進行扶持,并提出“環境能源基礎創新計劃”、“低碳社會行動計劃”,促進新能源產業發展。鑒于我國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現實復雜性,需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并借鑒國外培育和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品發展的正確經驗、理念,引導和推進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產品。
2010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和新材料產業等7大產業,這被看作是振興經濟的又一重大舉措,是繼“4萬億”后國家啟動的最大規模的產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