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11年末,233個戰略性新興產品已實現產值704.31億元,利稅80.84億元,與2010年相比產值同比增長50.7%,利稅增長46.7%。實現產值創匯3億美元,新增就業人員20676人。年產值達到10億元以上的產品有9個,1~10億元以上的產品46個。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及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是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1]。戰略性新興產品是構成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有關鍵技術突破和長遠發展需求為支撐,具有高速成長性、對產業發展具有發展先導作用,而且可形成重大關鍵技術和市場突破的標志性產品,具有技術、市場、效益、資源等方面的戰略性和先導性意義。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首先要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品,對于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轉變發展方式,搶占技術經濟制高點、提升四川省建設西部創新高地和西部經濟發展高地,提升未來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2]。
2011年4月,四川省出臺了《四川省戰略性新興產品“十二五”培育發展規劃》,提出“攻克技術、培育產品、引導產業、加快發展”的基本思路,在省內具有基礎、優勢和特色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等領域首批遴選確定了233個戰略性新興產品。據四川省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及聯系會議辦公室不完全統計,至2011年末,233個戰略性新興產品已實現產值704.31億元,利稅80.84億元,與2010年相比產值同比增長50.7%,利稅增長46.7%。實現產值創匯3億美元,新增就業人員20676人。年產值達到10億元以上的產品有9個,1~10億元以上的產品46個。因此,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品對于四川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加快四川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戰略性新興產品的特點
戰略性新興產品具有以下特點:
1.發展先導性。戰略性新興產品與一般意義的產品不同,其發展具有先導性,競爭空間一定是全球范圍,核心技術一定是世界前沿。
2.全局帶動性。戰略性新興產品主要體現了我國產業戰略需求,目標是解決經濟發展的關鍵緊要問題、搶占產業未來發展戰略高點而遴選的重要產品,帶動產業、影響經濟領域的新興產品。戰略性新興產品具有先進的技術體系,融合各項技術特點,不僅包括產品,也包括圍繞產品而形成的對產業或產業鏈的提升起到重大帶動作用的重大核心技術,突破產業的技術瓶頸,對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引領帶頭作用。
3.高成長性。戰略性新興產品有較高的成長性,在市場和技術等方面都遠遠超出同行業產品平均水平,發展空間巨大。
(二)戰略性新興產品的遴選標準
戰略性新興產品的遴選屬于非常重要的經濟決策,它是基于全球視野、戰略眼光,持續跟蹤科學技術革命進程、進行深度產業研究,并根據發展主體的比較優勢做出的戰略抉擇。可以說,選擇關鍵核心技術、確定新興戰略產品直接關系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安全。選對了就能跨越發展,選錯了就貽誤時機。戰略性新興產品具有技術、市場、效益、資源等方面的戰略性和先導性意義。對于四川來說,如何挑選一些產品作為戰略性新興產品加以扶持和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評價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指標體系和遴選標準。結合四川戰略性新興產品的內涵和發展特點,本文認為遴選標準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符合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等產業領域,符合國家節能環保要求。
2.產品創新:產品要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以及標準技術創新生產的創新性產品。
3.技術水平:在國內外同類產品中處于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或可以替代進口。
4.自主知識產權:擁有國內外授權專利、商業秘密(專有技術)、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國家地理標志證書、植物與畜禽新品種審定證書;擁有品種審定證書、新藥證書、省級以上名牌產品、技術標準、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成果鑒定證書等。
5.產品質量:產品質量應符合國家標準、國際標準,以及國外先進標準,并且通過國家法定檢測檢驗機構合格。屬于國家有特殊行業管理要求的產品,須具有國家或省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批準頒發的產品生產許可證或認證標識;屬于國家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的產品,須通過強制性產品認證。
6.市場前景:有明確的市場潛力、前景廣闊。
7.產業帶動:對產業有帶動和示范作用,或可形成產業鏈或產業集群。分類標準按照重大關鍵產品、重點培育產品、區域特色產品三個層次在市場前景、產業帶動、產品基礎、預期目標等方面分別給出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