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財政稅收扶持力度,將支持重點落實到產品和企業上,重點支持企業科技攻關和產業化項目。對列入戰略性新興產品的專利申請費、審查費和年費給予一定期限和一定比例的補助。
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品,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體系,強化技術支撐,優化發展環境,整合相關資源,大力扶持,共同推進。
(一)加快科技創新和技術革新
一是創新的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應支持建設企業的創新設施、實驗設備設施、測試化驗設備設施等。創新平臺應該是面向整個領域的、全面開放,并且具有國際先進水平。二是建立聯盟等創新組織。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服務體系。建立技術創新聯盟,推動產品集成創新。依托骨干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以新產品系統設計、智能制造和關鍵技術集成為重點,開展聯合設計、聯合制造,構建開放式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研發平臺建設,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給予獎勵。引導和鼓勵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積極參與新興產業的技術攻關,支持科技中介機構和社會組織開展面向產學研結合的服務。鼓勵爭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給予專項資金配套支持。
(二)革新目前的商業模式
創新商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對新技術、新服務的引進以及推廣的進程起決定作用。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領域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中物聯網需要用戶和企業共贏的模式,還有很多領域都面臨這個問題。在政策上,政府要對商業模式創新給予鼓勵和支持,打破行業和市場壟斷,對市場要放開;對合同能源管理等采取降低稅收等政策支持。
(三)加大資金投入
建立政府指導、政策引導、企業自主、金融支持、社會參與的多樣化新興產業發展投融資體制,以政府資本金投入帶動民間資本發展,尋求解決戰略性新興產業資金問題的新途徑。加大財政稅收扶持力度,將支持重點落實到產品和企業上,重點支持企業科技攻關和產業化項目。對列入戰略性新興產品的專利申請費、審查費和年費給予一定期限和一定比例的補助。加快符合四川省實際的風險投資體系建設,積極支持風險投資機構以及境外著名風險投資基金來四川省拓展風投業務。激勵各類民間資本參與發展風險投資機構,完善風投退出機制。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引導金融機構建立信貸和保險、擔保聯動機制,促進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新型金融業務發展,充分利用各類民間資本與外資。
(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
首先,要重構監管制度,把重心由關注規模轉變為注重激勵創新,著重發展中小企業以及新興企業;以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生產和產品安全為方向,推進社會性監管;最好事中、事后管理。其次,建立目標責任制度和績效評價制度,加強督查和指導,及時協調解決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對遴選出的戰略性新興產品實行動態管理和分階段績效考評,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責任和績效評價制度非常有必要。再次,加快關鍵領域和重點行業的改革:在三網融合方面,要切實改變多頭管理、互相掣肘等弊端;持續加快資源產品價格形成的機制改革,加快培養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等相關產業;加強對環境監管和推進環境稅的改革;要加快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審批制度、定價制度和招投標制度的深化改革。
(五)人才引進與培養
人才引進與培養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產品發展的重點和關鍵。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培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打造一支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加強全球范圍內的科學技術合作,支持企業引進具有先進核心技術、擁有長期研發能力,有能力實施核心產業化項目、產品的全球帶頭科技人才。同時制定培育和保護科技創新人才和高管人才的政策與措施,積極調動科技創新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建立人才引進、培育和獎勵的多層次制度,引進掌握新興產業核心技術的技術團隊和領軍人物以及洞悉產業發展基本規律、具備國際視野、掌握產業發展動態的高端人才。啟動創新苗子培育工程,擇優重點資助在讀和畢業5年以內的大學生、研究生,開展科技創新創業活動,成為產業技術躍升的新興力量。同時,要積極營造敢于創新、勇于冒險的創新環境和氛圍,鼓勵各類人才在區域內企業間自由流動,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與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