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近幾個月漸趨低迷的房地產市場,觀望的并不僅有購房者,房產開發商們也謹慎起來。昨日,成都市國土局掛牌出讓兩宗國有土地使用權,分別為被業界喻為2014成都 “第一貴”的川棉廠二期地塊和金牛區高家村8組地塊。起拍價超過20億元,并有望成為2014年成都 “地王”的川棉廠二期地塊卻因無人舉牌而流拍。業內人士指出,較高的地塊價格限制了中小房企競拍,有實力拿地的局限于大型房企。但隨著銀行信貸政策的收緊,各家房企紛紛收緊資金鏈,制約了房企拿地的熱情。
兩塊地出讓一塊流拍一塊高溢價
昨日掛牌出讓的成華區川棉廠二期A、B地塊凈用地面積6.42萬平方米,約合96.31畝,性質為二類住宅用地、商務用地兼容公共交通場所用地,起始樓面價為5600元/平方米,總價約20.62億元,競買保證金超過5億元。
作為熱門板塊的川棉廠土地,一直是各家房企競爭的戰略要地。2010年1月,九龍倉便以4837元/平米的樓面價將川棉廠一號地塊收入囊中;2012年8月,西南設計院在競拍川棉廠周邊28.7畝地塊時,樓面價更是高達6230元/平。相比之下,昨日掛牌川棉廠二期A、B地塊5600元/平米的起始樓面價并不算高。
由于該川棉廠地塊二期地理位置優越,同時屬于少有的大宗地塊,這使得昨日該地塊掛牌價高達2213.87萬元/畝,遠高于此前宜賓魯能競得的明達玻璃廠地塊起始價1001.04萬元/畝。業內人士預計,若川棉廠地塊轉為拍賣,也將一舉超越明達玻璃廠地塊并成為2014年成都的新“地王”。然而,昨日該地塊卻尷尬地遭遇了流拍。
昨日同時掛牌出讓的金牛區高家村8組地塊,面積要遠小于川綿廠地塊,土地面積僅有15.48畝,但較低的總價使得高家村地塊并不“愁嫁”。當天,高家村地塊以2.58億元的總價被四川克爾瑪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競得,溢價率高達288%。
銀行收緊房貸開發商拿地趨于謹慎
由于川棉廠地塊起始價高達20.62億元,這便將本地中小型房地產企業限制在了門外,只有大的品牌開發商具備拿地能力。但大型房企對銀行貸款具備較高依賴度,而今年銀行對房企貸款政策驟然收緊,“斷奶”后的房地產企業此前更是出現資金鏈斷裂,以及樓盤降價促銷來回籠資金的情況,致使房地產企業目前手頭資金并不寬松。
從川棉廠地塊具體情況來看,也面臨著較高的資金要求,地塊競買保證金便超過5億元。另外,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的1個月內,開發商必須支付地價款的50%,3個月內須繳清地價款的20%,剩余部分也要求在半年內全部繳清。此前曾有意拿下該地塊的某大型房企相關負責人昨日表示,由于總價比較高,樓面地價也比較高,加上目前整體樓市前景并不明朗,最后公司決定放棄競買。
如果說今年成都高端住宅鉑雅苑的降價對普通市民影響有限,那么3月售價略高于1萬元的九龍倉御園大幅降價,則加重了市民購房的觀望情緒。在此背景下,開發商購買土地也不得不變得更加謹慎。同時,川棉廠地塊周邊也集聚了九龍倉等多家品牌開發商,即使成功購入該地塊,后期也面臨著來自行業內部的激烈競爭。
近期,多地樓盤降價的效應已傳導至土地出讓市場,而這一現象在二線城市表現尤為明顯。沈陽、南京、天津等地均已出現土地流拍的情況。以沈陽為例,在今年5月掛牌出讓5塊土地,其中有4塊土地以流拍告終,而唯一成交的地塊也是接近于低價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