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巴中市大部分地區遭受高溫襲擊,降水偏少導致本地農作物出現干枯、部分農作物被曬死等狀況。5日,記者走訪巴城西城市場、肖家巷菜市場等發現,受干旱天氣影響,本地蔬菜產量減少,特別是一些綠葉類蔬菜,價格呈上漲趨勢。
本地蔬菜產量減少價格上漲
“今年干旱對蔬菜影響很大,特別是紅苕,都干死好多了。”昨日上午,在巴城狀元橋街菜市里賣菜的吳阿姨說。記者發現,吳阿姨賣的苦瓜個頭偏小,約十五六公分長,擺在苦瓜旁的茄子個頭也不大。“這也是受高溫天氣影響。”吳阿姨說。
隨后,記者又來到肖家巷菜市場。“像這個番茄,一星期前賣2.5元/斤,現在要賣3元了;小青菜也漲價了,之前賣2.5元/斤,現在賣3.5元/斤了,還有芹菜,原先賣5塊/斤,現在要六七塊才買得到。”菜農李本桌告訴記者,他的菜都是自己種的,由于干旱,菜的產量減少,不得不把價格提高。
接著,在西城市場,多位攤主告訴記者,市場里的菜普遍是從外地進的,價格無明顯上漲。
“不過也要分是什么菜,像土豆、大蒜、黃瓜、蓮藕等蔬菜價格沒有上漲。可是葉類蔬菜,如芹菜、青菜漲幅就在0.5元/斤左右。”一攤主說。
及時“自救”改種補種
本地蔬菜漲價,市農業局經作站負責人李艷紅分析有三大原因:一是今年以來巴中市降雨較少,部分鄉鎮一直沒有降雨。二是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導致缺水嚴重,大量被曬死,所以產量減少。三是本地蔬菜從目前來看已經到了采收后期,市場供應減少也是正常現象。
據悉,針對當前巴中各地區氣溫高、持續干旱,導致部分蔬菜受災或無法播種的情況,農業部門將采取抗旱保生產、保增收的措施,制定生產自救方案,堅持引、提、灌、噴相結合,指導農戶抗旱保苗。
李艷紅告訴記者,與此同時,農戶可在水源條件較好的地方,運用引水、提水等措施進行抗旱保苗;在水源較差的地方,在保障人畜飲水的前提下,針對受災程度、損失大小進行田間覆蓋,補濕降溫措施;也以防病治蟲為重點,加強大春糧經作物后期田管,使后期蔬菜不減產。“農戶們也要進行生產自救,對絕收的田塊及時改種補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