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西藏文化旅游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實現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的建設“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戰略定位,必須充分發揮優秀民族文化對旅游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妥善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向全區戰略性支撐產業轉型升級。
基金項目:西藏自治區“十二五”時期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重點研究項目(2010GHSN002)
“”是以人文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旅游活動,包括歷史文化、現代文化、民俗文化、道德倫理文化層面的內容[1-2],是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形成的新興綜合性產業。“旅游空間結構”是旅游經濟客體在空間中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間聚集程度及聚集狀態,它體現了旅游活動的空間屬性和相互關系,是旅游活動在地理空間上的投影,是旅游發展狀態的重要“指示器”。
空間結構的合理性顯著影響文化旅游業發展的有效性。西藏文化旅游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實現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提出的建設“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戰略定位,必須充分發揮優秀民族文化對旅游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妥善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向全區戰略性支撐產業轉型升級。但西藏的生態環境脆弱,且面臨與達賴集團和西方反華勢力作斗爭的特殊背景,如何通過合理的空間布局實現藏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性開發,是亟待從理論和實踐方面研究和探索的重大現實問題。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