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西藏所擁有的資源與能源及其所提供的休閑功能,為我國東部穩定發展提供了基礎與條件,也是未來西部地區加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西藏在全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未來的區域分工中擔負的職責職能將越來越重要。
西藏地處青藏高原,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蘊藏著世界其他地方所沒有的豐富的自然資源。從西藏解放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西藏地區經濟不斷發展,這為今后西藏地區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礎。我們主要通過對西藏地區的區域比較優勢與要素稟賦及其產業結構效益的分析,得出其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基礎。
就經濟發展現狀而言,西藏是我國最大的經濟受援區,經濟總量占全國的比重較低,人均CDP與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是,西藏蘊藏著巨大的經濟發展潛力。西藏所擁有的資源與能源及其所提供的旅游休閑功能,為我國東部穩定發展提供了基礎與條件,也是未來西部地區加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西藏在全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在未來的區域分工中擔負的職責職能將越來越重要。它對于從整體上帶動和提升民族地區發展水平,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增強西南出海大通道功能,促進西南地區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形成帶動和支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高地,使東中西部發展更加協調發展,縮小東中西部發展差距,促進區域發展平衡與我國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穩定與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與作用。隨著國際與區際合作的不斷加強,西藏在重要資源供給方面將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西藏巨大的潛在資源優勢可望在國際與國內經濟重心轉移過程中轉化為現實的產業優勢,如水能資源、有色金屬與稀有金屬、森林和珍稀動植物資源等。西藏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聞名于世。西藏的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且分布廣,開發潛力較大。西藏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與風土人情與建筑風格獨具特色,魅力無窮。未來,西藏將可能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最為廣闊的休閑、度假與療養勝地之一。
在世界經濟發展的集團化與區域化的背景與趨勢之下,西藏作為我國西南的一個區域,需要在對外方面同周邊地區構成分工與協作關系,首先應當利用比較優勢與特殊資源稟賦同周邊地區形成互補關系,形成集團化與區域化的經濟功能。其次,西藏城鄉各地要實現新的飛躍與發展,必須要通過區域合作的途徑,利用區域的整體比較優勢,在區域內部形成合理的分工與協作,構筑區域的整體競爭優勢,形成合理的區域經濟結構和區域經濟布局,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經濟區域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總之,在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我國經濟正在更深入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之際,只有運用開放與協作的方式,才能推動西藏經濟跨越式發展。對于西藏這樣具有特殊資源稟賦的地區,對于開放的經濟體或者作為一個國家內部有機組成部分的西藏地區而言,它可以基于區域之間的分工協作關系,不必經過產業發展的所有階段,經濟結構可以從較低階段直接過渡到較高的發展階段,它可以不必經過工業化與重化工業階段,在一些主導服務業態的有力帶動之下,直接進入服務經濟社會形態。這主要通過占據生產價值鏈的某個重要環節與技術制高點的創新性作用,形成不可復制的產業發展環境的帶動作用。這種生產環境的形成是基于內生與比較優勢的產業發展的推動。在這個過程之中,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地區主導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新的生產技術的發展和使用導致新產業的出現和迅速增長,并向其他產業不斷擴散,實現經濟總量的增長;另一方面,通過技術改造,現有產業得到改造更新和發展。這些都會推動地區產業結構升級與轉換,從而使區域經濟可以直接進入較高的服務業經濟形態。
如果從我國國內區域經濟分工與協作的角度來看,西藏具有特殊資源稟賦,對于我國今后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在我國未來區域分工與協作之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速度有所提高。國內產業梯度轉移推動了中西部地區的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東部地區經濟增長的速度已經在逐步放慢,而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經濟增長速度則在逐步加快。我國區域經濟差距正呈現不斷縮小的態勢。我國中西部地區經濟加速發展為西藏地區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發展環境,也改善了西藏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如近十年來西部地區的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發展為西藏地區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物質基礎。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