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緊密結合西藏實際,提出了建設美麗西藏的戰略部署,這既是西藏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標志,也是實現西藏跨越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六論深入學習貫徹自治區黨委八屆三次全委會精神
加強生態保護,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區黨委八屆三次全委會提出,要堅定不移加強生態保護,著力建設美麗西藏,這是區黨委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具體舉措。我們一定要認真理解、深刻領會建設美麗西藏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好區黨委八屆三次全委會的決策部署,著力建設美麗西藏。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布局,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 提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這意味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自治區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緊密結合西藏實際,提出了建設美麗西藏的戰略部署,這既是西藏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標志,也是實現西藏跨越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藍天,雪山,陽光,碧水……西藏,被譽為世界上最后一片“凈土”,是無數人心目中的“香格里拉”。同時,作為青藏高原的主體,西藏不僅是南亞、東南亞地區的“江河源”和“生態源”,也是中國乃至東半球氣候的“啟動器”和“調節區”,做好青藏高原的生態保護工作至關重要。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西藏的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確定了西藏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的戰略地位。國務院批準的《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決定投入資金155億元,啟動生態保護、生態建設和支撐保障10項工程,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態安全屏障。“十一五”期間,西藏用于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資金達到101億元,是“十五”期間的3倍多。全區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工程啟動以來,已累計落實投資近32億元,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為西藏跨越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加穩固的生態環境和重要保障。
堅定不移加強生態保護,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構建西藏生態安全屏障為核心,把生態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擺在突出位置,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著重抓好生態保護、生態經濟、生態移民、生態補償等關鍵環節,促進生態保護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環境優化和民生改善同步提升,構建西藏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生態西藏,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確保西藏生態環境良好。
堅定不移加強生態保護,我們要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要加快實施生態安全保護屏障與建設規劃,突出抓好大江大河源頭區、草原、濕地、天然林以及生物多樣性保護,加大重點地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綜合治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強生態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加快建立完善森林生態保護獎勵機制、生態效益補償長效機制,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減排,加大環境管理與法規執行力度,提高全民族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切實保護好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
生態環境保護建設,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事關民族生存與復興的偉大事業,保護好建設好我區的生態環境,是黨中央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是人民寄予我們的殷切希望。我們要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區黨委八屆三次全委會議精神為契機,堅定不移加強生態保護,努力構建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讓森林草地生機盎然,讓綠色在高原大地鋪展,讓西藏的天更藍、水更青、草更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