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500強企業紛紛在西藏投資興業,進一步彰顯了經濟欠發達的西藏正在成為企業青睞的投資“價值洼地”。
前不久,在西藏舉行的招商引資活動――“中國光彩事業西藏行”中,國內大企業紛紛“搶灘登陸”西藏,眾多企業共簽約200多個項目,其中落地項目131個,投資達2393億元。僅水資源開發簽約項目金額就高達1477億元,占落地簽約項目資金總額的六成多。采礦業及金屬加工業簽約資金達409億元,占比約為17%。這兩類投資占簽約總額的78%。
西藏自治區工商聯副主席廖貽東分析說,西藏作為重要的國家安全屏障、生態安全屏障以及重要的高原特色農產品基地、戰略資源儲備基地、特色文化保護地、世界旅游目的地,水能、旅游、礦業等高原特色產業在全國獨一無二,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優勢和市場發展空間。因此,企業大手筆投資主要集中在水能、礦產、生物制藥、文化和旅游開發等領域。
西藏藏能股份公司十分看好西藏的水能資源開發前景,計劃投資1400多億元在藏東南開發水能資源。公司總經理廖伏元說:“西藏河流眾多,水力資源豐富,開發利用率低。以前,由于經濟落后,投資能力弱,只能望水興嘆。如今青藏電網實現了連接,‘藏電外送’己成為‘西電東送’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需求增大,使西藏水電資源未來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西藏是我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礦產資源的巨大潛在價值也成為吸引資本的“亮點”之一。西藏華鈺礦業股份有限公司12年前扎根西藏從事有色金屬開發,是西藏目前發展態勢最好的民營礦業企業之一。公司董事長劉建軍說:“西藏礦產種類多、儲量大,隨著企業環保水平和開采能力的提高,礦產資源有序開發將成為影響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們對此信心十足,將全力投入。”此外,西藏誘人的旅游環境、豐富的生物資源和悠久的藏藥發展歷史,也吸引了大批投資。
2011年以來,為增加發展的內在推動力,西藏出臺了一系列充分調動各方力量、推動非公有制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政策措施。“放水養魚”理念已成為西藏自治區自上而下的共識。西藏自治區政府表示,西藏將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全力營造親商、重商、安商、富商的人文環境,進一步放寬準入領域,提升政府服務水平,以更加優惠的政策、更加優質的服務,歡迎和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和企業在藏投資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