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屬于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屬(Amorphophallus)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球莖的主要成分是葡甘聚糖,它是一種高分子多糖,是目前較好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良好的降脂、降糖、減肥、通便等功能。同時,由于葡甘聚糖的高吸水性和高膨脹性,魔芋在印花糊料、涂料、可降解薄膜及鉆井封堵泥漿等工業中也有廣泛的應用開發。云南省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魔芋資源,是發展魔芋產業的適宜地,魔芋產業的發展對云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對云南省魔芋產業發展的優劣勢、機遇和挑戰進行全面分析,并對云南省魔芋產業發展做出客觀的評價,以期在未來魔芋產業發展過程中能更好地克服不足,發揮優勢,利用機會,促進云南魔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 加強宏觀協調指導,制定云南魔芋產業化發展規劃
云南魔芋產業化發展要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的發展機遇,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科技先導、企業主體”的運作模式,以新型工業化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理念謀劃云南魔芋產業化發展,制定相應的發展規劃,確定產業發展的目標與方向、布局和戰略。如果零散項目多,短期項目多,缺乏長遠有效的規劃,就會造成資源浪費、信心挫傷。應當成立云南省魔芋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為我省魔芋產業發展相關重大問題提供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為魔芋產業決策提供依據。要充分發揮省、市、縣各級政府部門的統籌、協調、服務職能,建立起加快發展云南魔芋產業的創新體制,形成統一認識,加強管理,促進云南魔芋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可持續發展。
2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云南魔芋產業發展提供人力保障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要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云南魔芋產業發展壯大的一項重要的基礎工程常抓不懈。要從培養人才、引進人才、建立人才激勵機制上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營造吸引人才聚集的良好政策環境,加大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完善人才評價標準,發現人才、尊重人才。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建立魔芋產業發展的人才培養基地,通過聯合辦學、委托培養等方式,培養和引進生物、化學、經濟、信息等領域的科技人才和技術骨干,通過出國深造或參與國際技術、學術交流,進一步提升人才隊伍素質,培養一批魔芋產業技術創新人才、技術應用人才以及懂經濟、會管理的市場型、復合型人才,建立起一支具有現代市場意識、精通業務、反應敏捷、團結合作的云南魔芋產業發展人才隊伍。
3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建立促進云南魔芋產業發展的投融資機制
魔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從脫毒苗到商品芋的獲得,至少要3年的時間,再加上魔芋病害、連作障礙等問題,決定了魔芋產業技術創新過程較長,參與者眾多,創新前景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技術和市場都存在較大風險,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因此,云南應抓住國家擴大內需的機遇,以政府投入為引導,帶動和盤活各部門的資金,采取財政、金融、稅收、貼息、補助等多種經濟和政策杠桿,全方位鼓勵和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向魔芋產業聚集。要發揮云南省魔芋產業的優勢,充分利用財政支持、金融信貸、引進外資、民間投資等渠道,支持魔芋產業化發展的重點項目建設,解決魔芋產業化發展的關鍵問題。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企業到國際資本市場融資。加大對云南魔芋龍頭企業上市培育力度,鼓勵、支持和培育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或通過發行股票和集合債券進行直接融資。
4 強化科技創新,構建云南魔芋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采取“走出去”戰略,考察并吸收國內外魔芋科研、種植基地建設,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運作管理的先進經驗,結合自身情況,制定云南魔芋產業發展思路,創建高起點的魔芋產業科學決策機制。特別要加強我省魔芋新品種選育和魔芋病害綜合防治技術攻關以及魔芋高產節本增效精確定量栽培技術產業化示范推廣等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加強栽培與加工地方標準的制定、新產品的開發和品牌的培育等工作。要盡快突破制約魔芋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魔芋新產品,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把云南建成面向西南開放的魔芋良種繁育和產業化基地,實現云南魔芋產業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式發展。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