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屬于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屬(Amorphophallus)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球莖的主要成分是葡甘聚糖,它是一種高分子多糖,是目前較好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良好的降脂、降糖、減肥、通便等功能。同時,由于葡甘聚糖的高吸水性和高膨脹性,魔芋在印花糊料、涂料、可降解薄膜及鉆井封堵泥漿等工業中也有廣泛的應用開發。云南省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魔芋資源,是發展魔芋產業的適宜地,魔芋產業的發展對云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對云南省魔芋產業發展的優劣勢、機遇和挑戰進行全面分析,并對云南省魔芋產業發展做出客觀的評價,以期在未來魔芋產業發展過程中能更好地克服不足,發揮優勢,利用機會,促進云南魔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 基礎設施較差,加工企業較弱
在云南的一些貧困山區田間灌溉排水渠系、水工建筑物等配套輔助設施仍然很差,農田尚需整治,田間道路還有待于進一步建設。就是在魔芋生產重點基地富源縣這個問題依然很突出,生產中所需的貯藏室、考種室、網室、種芋庫房、農機具房、曬場等土建工程及相關的附屬配套設施條件較差,缺乏相應的實驗室、檢測室以及必要的常規育種、檢驗配套儀器設備,無法開展土壤成分分析、魔芋品質檢測等常規分析檢測工作,以致無法完善當地的質量管理體系,擴大種植規模,降低生產成本,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云南省雖然魔芋資源豐富,但是對農產品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精深加工較差。產業研發裝備比較落后,加工廠房還有待于進一步改擴建,加工設備設施尚需要更新換代。目前,富源縣光華魔芋開發有限公司、昭通市三艾有機魔芋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加工企業生產的產品主要是以初級原料精粉為主,膳食纖維、魔芋膠等保健食品市場占有量較小,精深加工產品研發能力不足,產業鏈短,企業規模較小,創新能力較弱,經濟效益較差,嚴重制約著魔芋產業的發展。
2 科研團隊力量不足,技術力量比較薄弱
云南省農科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現在僅有5人從事魔芋科研工作,魔芋研究所也面臨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大學生進不來,知識老化,造成新品種選育進程較慢,新產品研發能力較差,在魔芋產業技術創新上,重復、模仿、跟蹤較多,源頭創新能力不強,魔芋基礎研究薄弱。優秀人才匱乏,新思路、新設計較少,嚴重制約了云南魔芋產業自主創新能力。
3 產業研發資金投入不足,效益不高
目前,每年富源縣人民政府投入魔芋產業的經費近600萬元,主要用于魔芋基地建設、病蟲害防治研究、技術推廣示范、加工企業的扶持、市場建設與產業文化體系建設等項目。但是針對一個前人研究少,問題多的新興產業而言,從科研基礎研究到基地建設和加工企業等,產業環節多,經費投入嚴重不足。云南魔芋生物技術研究與開發的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投入,省級投入不夠,企業投資等其他資金渠道狹窄。所以,云南魔芋產業發展的資本市場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以保障云南魔芋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