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以汽車和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輕紡家電、現代服務業等為主的中高端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科技創新引領能力、產業競爭力和發展實力明顯增強,新區生產總值達到6000億元左右,力爭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20%以上(其中西區和東區各3000億元以上),產城高度融合的城市新區和推動橋頭堡建設的重要增長極基本形成。
日前,云南省出臺《關于建設滇中產業聚集區(新區)的決定》,選擇滇池徑流區域以外的安寧、易門、祿豐、楚雄四縣市(西區)和滇中城市經濟圈中位于昆明東部的嵩明、尋甸、馬龍三縣(東區),利用豐富的低丘緩坡土地和較好的交通、能源和產業等基礎條件,規劃建設新區。據了解,滇中產業新區從戰略定位上將發揮六大核心功能。
一是橋頭堡建設的核心區。立足資源、區位和政策優勢,進一步增強競爭力和輻射帶動作用,更好地發揮滇中地區在橋頭堡建設中的核心和龍頭作用,形成云南跨越發展新的重要增長極。
二是產業發展的聚集區。站在世界現代產業發展的高端和科技創新的前沿,進一步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力度,聚集一批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大的現代新興產業,積極構建外向型特色優勢產業基地,為橋頭堡建設和全省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打造西南地區重要的產業聚集區。
三是改革開放的試驗區。充分發揮建設我國沿邊開放試驗區和西部地區實施“走出去”戰略先行區的政策優勢,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積極探索加快新區建設發展的新路子,當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
四是產城融合的示范區。統籌協調、科學規劃,以現代產業聚集發展為支撐,以特色新城為載體,產城融合,組團發展,創建產業發展、城鎮建設與區域發展緊密結合的新模式。
五是科技創新的引領區。大膽創新、敢于突破,營造有利于自主創新的發展環境,以科技創新研發基地建設、人才引進與培養、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為重點,努力成為創新引領的“先行者”和“試驗田”。
六是綠色發展的樣板區。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發展路子,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打造綠色經濟強省建設的樣板區。
該《決定》明確規定,滇中產業新區將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為突破口,以產業園區為載體,按照“產業帶動、組團發展、產城融合”的要求,統籌整合優勢資源,采取有力政策措施,全力打造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度聚集發展和特色鮮明、配套完善、綠色發展、國際一流的產業新區,形成云南省技術創新的新高地,投資創業的新熱土,外向型特色優勢產業的新基地,改革開放的新窗口,品質優良的新家園,成為中國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建設的新引擎、承接產業轉移的新示范、實現云南省跨越發展的新支撐。
據介紹,滇中產業新區的發展目標為,到2015年新區生產總值達到1500億元以上(其中西區1000億元以上,東區500億元以上)。到2020年,以汽車和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輕紡家電、現代服務業等為主的中高端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科技創新引領能力、產業競爭力和發展實力明顯增強,新區生產總值達到6000億元左右,力爭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20%以上(其中西區和東區各3000億元以上),產城高度融合的城市新區和推動橋頭堡建設的重要增長極基本形成。
為使新區高效運行,需進一步推進十大創新機制。設立授權托管、集中統一、統分結合、統籌各方的滇中產業聚集區 (新區)管理委員會,作為省政府派出機構,授予管委會省級行政審批管理權限,托管安寧市、易門縣、祿豐縣、嵩明縣、尋甸縣、馬龍縣,統一組織領導新區的規劃開發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