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楚雄經濟開發區將迎來建區20周年,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將是楚雄經濟開發區推進二次創業的重要時期,楚雄經濟開發區要立足發展新變化、適應形勢新要求,轉變傳統的招商引資觀念,樹立理性招商、質量招商、科技招商的全新理念,謀劃鮮明特色的發展之路。
這些年來,楚雄經濟開發區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要事、第一責任,制定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嚴格招商引資考核獎懲,優化招商引資軟硬環境,引來了各地客商,實實在在地推動開發區發展,楚雄經濟開發區作為楚雄市利用外資主戰場的地位更加突出。但是,與省內外一些開發區相比,我們招商的力度沒有別人大,措施沒有別人好,氛圍不如別人濃,競爭力沒有別人強,效果沒有別人好,傳統的招商引資方式雖然使開發區在短期內積淀了一定的發展基礎,但未真正促成開發區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思想不夠解放。雖然對招商引資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在不斷提高,但仍存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的問題,招商引資工作口頭說的多、文件材料寫的多,真抓實干少、新添項目少。在服務上缺乏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和知難而進的事業心、持之以恒的責任感,遇難而退、辦事拖拉、敷衍塞責、推諉扯皮等現象時有發生,招商引資“上熱下冷”。對開發區的優劣勢認識不清,只找劣勢,不看優勢,妄自菲薄,打退堂鼓,在思想上“怕”字當頭,怕吃虧、怕上當,怕“肥水外流”,缺乏闖勁,對外開放、合作發展的意識薄弱,只謀“單贏”不謀“雙贏”,使得招商項目落地較難。
二是招商水平不高。對國家和省、州的產業政策導向研究不夠,捕捉招商信息能力不強。在招商引資洽談時對市情、州情把握不準,說不清我們的優勢在哪里,外地相比情況怎么樣,法律政策對項目有哪些規定,總體上營銷水平不高,談判技巧掌握不夠。招商信息來源渠道比較單一,現有的招商渠道大多是領導、商戶或外商主動上門介紹項目,我們自己還沒有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來源。招商方式比較落后,創新不足,多以傳統的推介會、洽談會等會議招商和印發招商圖冊等方式為主,運用行業協會招商、委托招商、網絡招商等新型招商手段不多,招商工作盲目性大、成本高,效果有限,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招商引資的需要。
三是制約因素增多。當前,隨著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各級黨委、政府推動科學發展的主旋律,招商引資過程中環保等方面的剛性約束越來越強,項目的準入門檻越來越高,招商引資越來越難。國家為了控制好通脹預期,控制投資過熱,2010年以來逐步收緊了銀行信貸、土地審批等方面的政策,資金、土地要素“瓶頸”制約明顯出現,加之征地拆遷工作難度增大,項目落地條件保障變得更加困難,尤其是楚雄經濟開發區的可利用土地資源已經較為緊張,開發新區的路、水、電等基礎設施不配套,難以滿足客商對土地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招商引資工作,一些客商因為用地條件無法得到滿足,只得到外地另覓選址。同時,由于我們基礎薄弱,產業鏈條短,配套協作不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大企業、大項目的引進。
四是招商效果不佳。招商項目談的多落地的少,小項目多大項目少,傳統項目多高新技術項目少,房地產項目多重大工業項目少。楚雄經濟開發區多年來只有經濟開發,沒有技術開發和自主創新。與全國、全省、全州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很不適應,如果不轉變思路、創新方式,開發區發展將難以持續。
2012年,楚雄經濟開發區將迎來建區20周年,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將是楚雄經濟開發區推進二次創業的重要時期,楚雄經濟開發區要立足發展新變化、適應形勢新要求,轉變傳統的招商引資觀念,樹立理性招商、質量招商、科技招商的全新理念,謀劃鮮明特色的發展之路,把招商選商、引資、引技并重作為楚雄經濟開發區的強區之本,作為推進二次創業的關鍵,創新方式促進招商項目盡快審批、落地、達產、達效,完善機制推動創新創業和科技孵化基地形成,以新思路、新舉措來形成楚雄經濟開發區可持續的發展動力,保持楚雄經濟開發區旺盛的發展勢頭,真正把楚雄經濟開發區建設成為楚雄市、楚雄州乃至云南省經濟的增長區、高新技術的密集區、改革開放的示范區和現代化的新城區。
(一)要突出高效能產業引商
幾年來,楚雄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數量不少,但質量不高、體量不大,招進來的大都是一些投資規模小、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偏低的項目,這些項目從短期來說,雖然對楚雄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有一定的拉動作用,但長遠來看不利于可持續發展,特別是當前土地、資金等要素制約嚴重的情況下,不僅占用了大量資源,而且因其科技含量低、耗能高、污染大而越來越缺乏競爭力,最終可能會被市場淘汰。因此,要從楚雄經濟開發區實際出發,逐步從饑不擇食、不加選擇、來者不拒、只重數量不重質量的招商方式轉變為由“招”到“選”,有取有舍地做好招商工作,按照“大項目支撐,大企業帶動,集群化推進,園區化發展”的思路,學會放棄那些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的項目,主動瞄準盯牢那些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企業項目,千方百計招好商、招強商。這既是一種科學的發展理念,也是一種前瞻性的戰略眼光,對楚雄經濟開發區來說,經過這么多年的積淀,由招商到選商既有現實的基礎,也有發展的必然。
(二)要突出省外國外引資
當前,楚雄經濟開發區招商引資質量不高,還表現為利用外資水平不高,招商引資大多數是區內企業的技改升級項目投資,真正引進的省外資金較少。2010年,楚雄經濟開發區實際引進州外到位資金15,61億元,其中省外到位資金7.6億元,只占48.7%。因此,轉變招商方式,突破招商困境,要突出主攻方向,把引資的重點放在長三角、珠三角和港、澳、臺地區,放在省外、國外大企業、大財團上,深入了解這些重點區域和重點企業的戰略布局及投資導向,找準與楚雄市產業的結合點,積極主動做好產業轉移的承接,爭取在省外、國外資金的引進上有較大突破,切實提升全區招商引資的整體實力。
(三)要突出高層次人才引智
人才是一個地方、一個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誰擁有人才誰就擁有實力,就擁有未來的發展。如果沒有高素質的人才作支撐,再宏偉的工程也是空中樓閣,經不起風浪,經不起洗刷。目前,楚雄市高素質的企業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十分緊缺,這也是多年來開發區創新不足,發展水平低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因此,要突出引資與引智并重,結合開發區的產業特點,注重引進包括工程技術、制造技術、生物技術、市場營銷、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型、經營型、管理型、創新創業型的高端人才,通過人才智能的開發,切實提高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加快形成以技術和管理創新型人才為領軍,以高技能人才為骨干的企業創新人才隊伍,促進形成“以基地吸引人才,以人才帶動項目,以項目發展產業”的“基地—人才—項目—產業”一體化良性循環發展模式,加速開發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優化升級。
(四)要突出項目創新引技
“給人錢財不如授人一技”,技術才是長久的生產力。一個地方要形成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模式,必須著力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國際環境下,只有構筑起一個技術創新型的經濟結構,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因此,要加大關鍵技術、核心技術、高端技術的引進力度,加強研發平臺建設和關鍵技術攻關,以楚雄經濟開發區的優惠條件吸引國際先進、具有市場潛力并能夠形成產業化的技術成果到楚雄經濟開發區轉化。同時,要繼續完善“企業為主、社會促進、政府推動”的工作機制,鼓勵、引導和支持重點企業加大品牌創建步伐,提高核心產品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