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優勢資源鈦正在經歷寒冬,不僅僅是因為國內外鈦產品市場疲軟,也因為云南鈦產業自身發展就有“軟肋”。如何度過寒冬?云南鈦行業的企業家們開始抱團取暖。今年10月30日,富民泰宏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牽頭召集10余家省內鈦行業企業發起成立云南省鑫欣鈦行業協會,“把會員企業擰成一股繩,整合行業資源,形成發展合力,共渡難關,并在未來形成行業發展合力。”云南省鑫欣鈦行業協會會長李海鷗表示,要讓會員企業共享技術、金融、市場等發展資源,加大技術創新,促進云南鈦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云南鈦產業向高端產業鏈發展。
優勢
優質資源豐富開采成本低
鈦是云南的一大優勢資源,全省已探明的鈦鐵礦床有30余個,其中大型15個、中型5個、小型10個,探獲鈦鐵礦儲量近6000萬噸,其中優質礦儲量超過3000萬噸,鈦資源儲量僅次于四川、河北、廣西、海南,居全國第5位,武定、祿勸、富民、保山、勐海、石屏、建水、蒙自、富寧等是云南鈦資源的主要分布地。儲量大、品位高、易開采、選礦工藝簡單,鈦精礦含有害雜質少、品質好,是云南鈦礦資源和鈦業初級產品的特點,也是生產高級鈦白和延伸應用領域的優質原料。據云南鑫欣鈦行業協會秘書長曹善兵介紹,云南鈦礦資源屬于陸生礦,大多數資源能實現露天開采,而且其開采成本是四川攀枝花的一半。
然而,云南鈦礦資源的優勢還不止于此,和國內其他地方的鈦礦資源相比,云南鈦礦成分比較單一,其共生金屬相對較少,而且容易分離,能得到品位更高的鈦精礦,更為重要的是,能從原礦中一次直接選出鈦精礦,二氧化鈦的回收率能達到72%以上。同時,云南鈦礦中氧化鐵含量較高,很容易得到品位大于90%的高鈦渣,制鈦鐵成本也很低。“由于云南鈦礦影響鈦白質量的三氧化二鋁含量較少,用云南鈦礦生產鈦白粉,還容易得到高質量的鈦白粉產品,用來生產高鈦渣,不會堵塞氯化爐的篩孔,從而提高氯化作業率。”曹善兵說。
困局
產業發展處于產業鏈低端
然而,和云南優質的鈦資源極不相稱的是,云南鈦產業企業規模還不大,沒有形成規模產業鏈,云南鈦礦產品主要以生產鈦精礦初級產品為主,云南鈦資源利用率還不到50%,云南鈦行業散、小、弱,處于產業鏈低端的格局一直沒有實質性改變。
這種產業格局帶來的問題是:云南鈦礦資源出現了嚴重的私挖亂采、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現象。據了解,云南猛然增加的高鈦渣生產企業,多數是用鐵合金等其他行業要求淘汰落后的礦熱電爐生產高鈦渣,工藝的落后直接導致了產能耗居高不下,而硫酸法生產中低檔次的鈦白粉項目,由于缺乏硫酸處理等環保治理的有效措施,而且對環境危害巨大。“生產鈦白粉的硫酸廢液,一旦外流,不但將造成對土壤環境的長期破壞,而且還會形成滲透,對水資源造成污染。”昆明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孫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尷尬不僅此,由于云南鈦產業的核心是原料供應,市場掌握在省外企業手中,命運也就不是云南鈦企業所能掌握的。云南鑫欣鈦行業協會會長李海鷗告訴記者,今年8月以來,由于云南鈦精礦的主要買家攀鈦集團通過技術創新,把之前一直冶煉不了的攀西鈦礦資源實現了冶煉,云南鈦精礦的市場頓時癱瘓,資源價格不斷下降,鈦精礦從2500元/噸一直跌到了900元/噸,92%的高鈦渣從最高的12000元/噸直跌到5500元/噸,大部分鈦冶煉企業虧損經營,礦山企業只有微利,“這就是目前云南鈦產業發展避不開的痛楚。”李海鷗無奈地說。
突圍
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度嚴冬
云南鈦產業如何突破困局?從企業到政府再到科研機構,都在思索。
昆明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孫勇認為,云南優質鈦資源本應成為國家鈦資源的重要生產和深加工基地,而要改變云南鈦產業現狀有兩條路,一條是加快技術改造,提升鈦加工業的科技水平,但這條路耗時耗財,對云南鈦行業發展考驗巨大;另一條是云南掌控好資源,繞過鈦的冶煉加工這一過程,直接發展高端鈦材和鈦的化工品,把冶煉甩給省外企業,但這條路徑存在對目前云南鈦產業發展不是很現實。
而身兼富民泰宏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和云南鑫欣鈦行業協會會長的李海鷗則正在想辦法讓協會60多家會員企業在寒冬中生存下去,“生存下來,才有可能發展。”這是李海鷗作為一個企業家的思考。富民泰宏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牽頭發起成立云南鑫欣鈦行業協會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整合會員資源,形成發展合力,共同度過這個行業寒冬,再圖發展。鑫欣鈦行業協會成立當天,就和多家銀行和投融資機構簽訂了合作協議,獲得銀行25億元授信支持,并和多家投資基金和中介機構達成協議,全方位幫助云南鈦企業度過寒冬。“這些融資,都將優先給急需資金的會員企業使用。”李海鷗直言,要把會員企業擰成一股繩,自己作為會長就要以身作則,更多地為會員考慮,方能團結起大家,“我們企業已經創新了一項技術,能把高鈦渣冶煉的能耗成本大幅降低,技術工業化使用后,我們也將優先在會員企業中推廣,讓創新惠及整個云南鈦產業發展。”
而政府更多的是從規劃引導上探索云南鈦產業的科學發展。去年,云南省在全國率先出臺了《云南省鈦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牽頭制定這一規劃的省工信委負責人表示,云南將集中力量建設鈦產業基地,全面推進鈦工業集群發展,鼓勵發展高效環保型鈦礦采選技術,環保、清潔、高效、低能耗的富鈦料生產技術,發展各類高品質專用型鈦白粉,鈦精細化工及粉體功能材料,鈦白粉廢棄物綜合利用,鈦中間合金,全流程海綿鈦生產工藝,鈦制品、鈦功能合金、鈦基合金及制品,醫療用鈦材和航天鈦材。到2015年,云南鈦行業主要產品銷售收入力爭達到200億元,逐步把云南打造成為國內集生產、貿易、人才為一體的中國鈦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