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政府性債務占可用財力的比重、新增債務占新增可用財力的比重,這兩項指標將納入昆山各個區鎮的考核指標體系中。
“權重還是比較高的,應該是分值最高的子項。”昆山市發改委主任宋德強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此前的經驗表明,考核結果會與干部的任用選拔掛鉤,也與干部的收入掛鉤。
雖然最新的審計結果顯示,目前我國的各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總體可控,但是風險依然存在。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組織部印發《關于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首次強調加強對政府債務狀況的考核,把政府負債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強化任期內舉債情況的考核、審計和責任追究,防止急于求成,以盲目舉債搞“政績工程”。
2013年底發布的最新審計結果表明,截至2013年6月底,全國中央、省、市、縣、鄉鎮五級政府性債務中,各級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約為20萬億元,此外各級政府還承擔著9萬多億元的或有債務。
目前,昆山市已經實施的以轉型升級為導向的差異化考核辦法,實行千分制,指標體系分為7大類,比如經濟發展、民生幸福、城市發展、文化建設等。每個大類中會分別列出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甚至三級指標。
而政府性債務2014年就將直接作為“經濟發展”這一大類的幾個一級指標之一,不僅位置重要,而且分值在子項中可能也會是最高的。
本報記者查詢了2013年的考核指標,發現“經濟發展”這一大類共占350分,但2014年將會降到250分,減少的100分就會分配到民生幸福、文化建設、生態文明等大類中,更加弱化GDP導向。
2013年的考核指標中,“經濟發展”中共有8個一級子項,其中也包括“財政收支”,不過宋德強說,以前只講收和支,追求總量,現在則是把財政收入的結構,占GDP的比重,以及債務都反映出來,科學發展的引導性就體現出來了。
宋德強進一步解釋說,因為昆山城鄉一體化建設以及拆遷安置已經基本上完畢,所以已經達到了新增債務的峰值,馬上要進入下行區間,此時將其列入考核指標,并不是因為債務風險度非常高,而是為了引導各個區鎮逐步降低債務規模。
而將比重列為考核指標,也就是說考核側重點不在控制絕對值,而是引導其占比盡快下降。“下降得越快,得分就越高。” 宋德強說。
不過,目前由于2014年考核指標體系的變動還在調研階段,因此如何設置上述兩項指標的考核標準,尚未最終明確。
“比如是不是取一個區鎮新增債務占比下降的中間值,以這個全市平均下降率為標準,超過了加分,低于則減分?比如是不是一開始就設置一個占比下降的基準數字?我們還在研究中。”宋德強說,大約2014年3月會確定最終的指標分值設置以及考核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