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云南省保山市農業局了解到,蠶桑產業已發展成為保山市新農村建設的支柱,預計今年產繭量3902.5噸,可實現養蠶收入1.56億元。
據了解,保山市為打造高原特色蠶桑產業,新植桑園面積1.3萬畝。保山市桑園累計面積達到18.44萬畝。鞏固蠶桑核心基地鄉(鎮)11個。目前,養蠶面積3000畝以上的鄉鎮有8個,春、夏、秋三批養蠶量在4000張以上的鄉鎮有五個。建成500畝以上集中連片的蠶桑示范區20塊,200畝至500畝集中連片的蠶桑示范區51塊。
保山市高原特色蠶桑產業的科技支撐能力明顯增強,保山市農業局局長段生維介紹,2013年保山市改造低產桑園2.2萬畝。目前,保山市高產桑園面積已達8萬畝,共開展蠶桑技術培訓622場次28091人,發放技術資料23882份。同時配套推廣省力化活動蠶臺育、方格簇等蠶桑新技術,單張養蠶產量能達45公斤。
段生維表示,2013年保山市各級部門扶持蠶桑產業及蠶桑重點村專項資金5600萬元。目前,蠶農收入明顯得到增加,全市有養蠶戶14080戶,預計今年產繭量3902.5噸,可實現養蠶收入1.56億元。同時,保山市農業部門推廣桑園套種作物35226畝,套種收入1.2億元,套種作物品種包括馬鈴薯、黃豆、辣椒等,畝收入可達4000多元,使保山市79個重點蠶桑村戶均收入68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