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國人的眼里,云南咖啡=云南小粒咖啡。云南省的西部和南部地處北緯15°至北回歸線之間,大部分地區海拔1000-2000米,地形以山地、坡地為主。這里土地肥沃、日照充足、雨量豐富、晝夜溫差大,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云南小粒種咖啡品味的特殊性——濃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帶果味。在云南南部和西部的普洱、西雙版納、文山、保山、德宏、臨滄等地,都是云南小粒種咖啡種植的分布區。截至2012年1月1日,據云南省綜合相關調查顯示,云南咖啡種植的面積已超過80萬畝,預計本期咖啡豆產量將超過5.5萬噸。
云南咖啡的種植歷史,可追溯到1892年。一位法國傳教士從境外將咖啡種帶進云南,并在云南省賓川縣的一個山谷里種植成功。這批咖啡種子繁衍的咖啡植株至今在賓川縣仍然有三十多株在開花結果。云南咖啡大規模種植是在五十年代中期,一度種植規模達4000公頃。至1997年末,全省咖啡種植面積已達7800公頃。目前全省種植面積占全國面積的70%,產量占全國的83%,無論是從種植面積和咖啡豆產量來看,云南咖啡已確立了中國國內的主導地位。
德宏擁有“中國咖啡之鄉”美稱。截至2011年,全州共開發種植咖啡面積12.09萬畝,占全國咖啡種植面積的30%。未來的3年,德宏州咖啡種植面積將達到20萬畝。德宏州的咖啡種植海拔高度均在1000米以上,其中有3萬畝種植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地上,加上德宏州種植咖啡主要使用有機肥和有機農藥,所產咖啡品質較高,是世界難得的優質咖啡出產地之一。
為扶持德宏咖啡產業,從今年起,德宏州第一部規范產業發展和市場行為的地方性法規《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德宏咖啡產業發展條例》正式實施。近年來,芒市委、市政府按照發展現代農業的理念,確立了“特色農業穩市”的發展戰略,以咖啡、橡膠為主的生物特色產業開發穩步推進,對經濟、社會的推動作用已有
見效,芒市高原特色農業雛形基本形成。其中,到去年底,芒市咖啡種植面積達10.53萬畝。立法保護咖啡種植產銷
《咖啡條例》是德宏州首部規范產業發展和市場行為的地方性法規。《咖啡條例》共32條,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明確了立法的目的、依據,對咖啡的種植代購、加工、銷售、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范。《條例》明確規定了德宏州各級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在咖啡產業發展中的工作職責,是一部全方位規范德宏州咖啡產業發展的地方性法規。
德宏州副州長蘇洪濤表示,要以實施《咖啡條例》為契機,多措并舉,推動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未來,德宏州計劃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將咖啡種植補助從原有的每畝100元提高到每畝180元;將咖啡鮮果收購從最低保護價從每公斤2元提高到每公斤2.5元。此外,明年將啟動兩萬噸速溶咖啡生產線,到“十二五”末,使德宏咖啡種植面積達到30萬畝。
芒市咖啡種植超10萬畝
去年,芒市咖啡新植面積3055畝,咖啡總面積達10.53萬畝。從田間到車間,咖啡在這里完成一次華麗變身,才走向市場。
落戶芒市的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是國家九部委認定的農業生產龍頭企業,集咖啡種植、咖啡深加工、咖啡系列產品研發、咖啡國際貿易為一體的,多元化的、高科技的、專業的咖啡集團公司。該公司堅持農業產業化,與地方政府合作探索出一條符合“公司基地合作社”的可持續發展模式。該公司在種植咖啡的村村寨寨成立農業產業協會,幫助基地農民建立自己的咖啡產業合作社,公司無償為合作社提供資金建立辦公場所、提供投影機、電腦、小農超及技術員,無償為合作社提供種苗、技術,合作社向全體社員統一供種、統一生產、統一標準、統一服務、統一收購,讓加入合作社的農民只管專心生產,沒有后顧之憂。截至2011年,該公司僅在德宏就帶動5.1萬農戶,開發種植了21萬畝咖啡,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4年的652元,增長到2011年的68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