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云南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比全國高1個百分點。而今年一季度,云南多個經濟指標增速與去年同期相比回落,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9個百分點。
小幅回升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注意到,針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體經濟面臨諸多困難等問題,云南及時出臺了穩增長16條措施,尤其是5月—6月,一大批重點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到處都是一片忙碌景象。
云南省統計局局長姚堂文分析說,從上半年的主要經濟指標看,工業、投資、消費、金融及進出口等指標增速較1月—5月和一季度均有所回升,但市場需求回暖信號不明顯,工業增長動力依然偏弱,房地產市場銷售壓力加大,經濟趨穩回升勢頭仍需進一步鞏固夯實。
云南經濟顯現企穩回升信號。公布的數據顯示,云南上半年同比增長8.4%,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其中,一、二產業增速比一季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尤其是工業和建筑業都小幅增長。同時,第三產業增長7.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
工業發展狀況是判斷云南經濟企穩回升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從上半年的數據看,云南工業生產已經連續4個月回升,其中5月和6月當月同比分別增長10.1%和10.0%,連續兩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行業回升面接近六成。
值得關注的是云南工業經濟效益表現不盡如人意。1月—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0%,比一季度回升2.7個百分點。實現利稅總額同比增長1.5%,增幅比一季度回升1.4個百分點,但實現利潤同比下降4.4%,降幅比一季度擴大1.1個百分點。
云南經濟增長在較長時期內仍然依靠投資拉動。據記者了解,5月份以來,云南省針對今年前4個月投資增速持續下滑的局面,采取了重大項目現場審批、集中開工等重大舉措已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已經扭轉了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滑勢頭。
轉型升級刻不容緩
經過多年觀察了解,一個直觀的印象是云南經濟資源型特征比較突出,并沒有實現資源大省向經濟強省轉型。在7月初,云南省政府系統研究室工作會議上,云南省政府研究室產業發展處處長聶元飛分析說,周期性和結構性原因交織使云南工業結構調整緩慢,云南工業轉型升級刻不容緩。
云南的資源稟賦與產業規模、經濟總量、質量并不匹配,盡管這幾年,云南也提出一些發展符合云南實際特色產業的思路和措施,但效果并不顯著,這也讓云南稍顯尷尬。
在過去多年的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云南一直在呼吁國家給予差別化產業政策。但令記者感到疑惑的是:云南究竟需要什么樣的差別化產業政策?
尤其是過去幾年,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政策實施,云南一些“兩高一資”產業和企業相繼關停,給云南經濟帶來一定影響。專家表示,云南工業轉型升級并不是把這些“兩高一資”產業和企業淘汰就完成了,而是要通過資源整合形成一批影響力、帶動力強的大項目,使一批新型大企業迅速成長起來,進而帶動產業轉型升級。
針對云南水能和礦產資源豐富以及區位優勢突出特點,在云南電源集中地區發展清潔載能產業,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以及水電零排放、低電價的優勢,推進多種形式的電礦結合,實現載能產業與水電產業互利互惠,使資源就地轉化,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
據記者觀察了解,多重政策疊加優勢已經凸顯出云南在區域發展大格局中的戰略地位,云南正迎來產業轉型升級黃金發展機遇期。
云南在區域大格局中的地位需要重新認識。中國面向西南開放橋頭堡戰略實施,沿邊開放試驗示范區、沿邊金融綜合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長江經濟帶建設以及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等諸多開放政策疊加在一起逐步落實到位,云南在區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將逐漸凸顯出來。
云南正在成為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的陸上橋梁和紐帶。
云南需要深化三個層面的認識:一是國際層面,云南已建立國際區域合作機制。云南省大力推進與周邊國家及其他東盟國家聯系,積極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探索建立了云南—老北、云南—泰北、云南—越北等區域合作機制,有力地推動了與東盟國家的合作,并在貿易、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云南開放合作主動融入態勢明顯。云南將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提升沿邊開放水平,主動融入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戰略,務實參與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拓展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推動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
建設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將全面提升云南對外開放和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推動沿邊大開放實現新突破,加速云南經濟國際化進程。中國—南亞博覽會落戶昆明,為云南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搭建了載體和平臺。
二是國內層面,云南積極參與依托長江經濟帶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深化與泛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合作,加強省際經濟協作,擴大與臺港澳地區交流,進一步發揮好橋頭堡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和部省合作機制作用。
三是省內層面,云南加快開放平臺建設。提升南博會、昆交會、旅交會辦會水平和影響力。
云南充分利用好多種政策疊加以及自身良好的資源稟賦優勢,加速產業轉型升級,進而推動云南從資源大省向經濟強省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