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三方面:市場與政府主導相結合模式提升重慶產業集聚;構建地方金融控股集團模式助力長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建設;城鄉統籌金融模式。
重慶金融的發展應考慮到自身的現實條件,立足本土,利用自身的特色和優勢,謀求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模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市場與政府主導相結合模式提升重慶金融產業集聚
政府主導模式將是重慶金融發展、長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設初期的必然選擇。根據經濟結構的發展狀況,在合適的時間點上,金融發展模式將向市場主導型發展,政府逐漸放松金融政策等的管制。同時,金融產業集聚是重慶提升金融競爭力的重要動力,金融集聚一旦形成,將以區域金融為中心、中央金融商務區為空間載體、以重慶各區域金融為支點,通過金融資源整合實現區域資源優化,并促進區域貿易、投資的增長和產業集聚的擴張,最終得以促進區域經濟和金融的發展。現階段重慶金融產業集聚的發展,已經不能簡單地僅依靠市場或政府的主導力量,需要有效的政府行為和市場機制相互作用,促進金融集聚的發展。
(二)構建地方金融控股集團模式助力長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建設
2008年我國《金融業發展和改革“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鼓勵金融機構通過設立金融控股公司、交叉銷售、相互代理等多種形式,促進資金在不同金融市場間的有序流動,提高金融市場配置資源的整體效率。重慶已成為西部法人金融機構最為齊全、數量最多的省市,近年來渝富、城投、地產、交旅、機電控股等多家國有集團先后介入金融領域,重慶已具備組建金融控股集團的條件。重慶目前已有8家地方金融機構(重慶農商行、重慶銀行、重慶信托、三峽擔保、安誠保險、大東方保險、西南證券、三峽銀行),地方金融體系已初步形成。
近期可借鑒國內外成熟的金融控股集團組建模式,從維護重慶市地方金融業安全和穩定的角度出發,夯實現有戰略業務單元(商業銀行、保險、證券、信托等),初步組建重慶地方金融控股集團,初步搭建產業投資基金、地方法人保險等業務平臺,參與重慶市地方商業銀行重組。遠期可發展成為控制重慶市地方金融行業的主導型金融航母,旗下擁有信托公司、證券公司、商業銀行、產業投資基金、地方法人保險公司等門類齊全、風控嚴密、治理完善、效益顯著的金融控股集團,為重慶經濟發展提供一攬子金融產品和服務。
(三)城鄉統籌金融模式
重慶當前改革的重點是城鄉統籌發展,打破城鄉間制度藩籬,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健全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制度。因此,重慶的金融發展應重點關懷農村金融的發展。
可考慮從幾方面推進: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可持續發展機制,提高金融機構支持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積極性,引導金融機構將優勢資源向農村配置,鼓勵農村金融產品創新,因為城市邊緣地區和農村地區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需要為其提供快速、安全的綠色融資通道,特別是擴大直接融資平臺,降低這些企業的融資成本;政府加大對農村經濟建設資金投入,成立專項基金扶持農村城鎮化進程;創造性地引導社會資金進入支農領域,激勵并引導民間借貸的發展;加強農村金融監管,著力建立風險為本的監管制度,促進農村金融機構穩健經營和可持續發展。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