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綠色”招商要求下,入駐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空港功能區去和重慶空港工業園區的企業,產出強度不得低于200億元/平方公里;入駐水土高新園的企業,產出強度不低于150億元/平方公里;而入駐魚復、龍興工業園區的企業,產出強度則不能低于100億元/平方公里。
兩江新區第7次全體(擴大)會議指出:兩江新區將從招商環節開始,從源頭上推進發展方式轉變,提高投入產出效率,推進新區的科學發展、綠色發展。會議稱,新標準的提出,將進一步優化入駐新區企業的質量。
比如,在“綠色”招商要求下,入駐兩路寸灘保稅港區空港功能區去和重慶空港工業園區的企業,產出強度不得低于200億元/平方公里;入駐水土高新園的企業,產出強度不低于150億元/平方公里;而入駐魚復、龍興工業園區的企業,產出強度則不能低于100億元/平方公里。
在提高標準要求的嘗試中,已經有200余家企業與兩江新區“擦肩而過”。比如,國內的某世界500強企業,本開打算在兩江新區投資鋼構項目,但由于項目占地面積較大,投入相對較低,而且物流服務要求較高,因此新區認為不符合定位,故而該企業遺憾退出;另外一家企業總投資30億元的玻璃項目則因環保問題而沒能成功進入。
新區高標準的要求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截至2012年11月中旬,兩江新區工業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項目平均投入強度為740.8萬元/畝,產出強度達1387.4萬元/畝。遠遠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此外,兩江新區提出,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將建立兩江新區與區縣合作的發展機制,引導行業龍頭企業入駐新區的同時,積極動員引導相關的配套企業到區縣投資發展,充分發揮兩江新區的功能輻射和產業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