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主城區、郊區縣和道路交通噪聲質量普遍較好。森林覆蓋率與城市綠地率分別達34%和30%。但小城鎮人均綠地較少,城鎮公共綠地分布不合理,過于人工化的綠化方式導致綠地系統的生態服務功能較差,郊區的城市病已經開始明顯。
1.大氣環境污染狀況
2009年,主城區環境空氣質量雖有所改善,但良好天氣仍然未達到100%,為303天。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超標0.05倍,主城區降塵量為7.39噸/平方千米•月,超過參考標準0.93倍。萬州區、雙橋區、潼南縣等16個區縣城鎮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但仍有24個區縣沒有達標。
2.水環境污染狀況
2009年,主城區降水酸雨頻率為72.7%;屬酸雨控制區的21個區、縣、城鎮酸雨頻率為53.2%。在監測的水質指標中,超標的項目有糞大腸菌群和總磷,斷面超標率分別為39.1%和13.0%,均值斷面超標率分別為30.4%和13.0%;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Ⅲ類水標準衡量,有12項出現超標。其中,糞大腸菌群、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總磷、氨氮、高錳酸鹽指數和石油類年均值超標的斷面比例分別為:31.6%、20.5%、18.4%、16.2%、12.8%、12.8%和12.3%。
3.固體廢物污染狀況
2009年,全市產生工業固體廢物2554.44萬噸、工業危險廢物14.69萬噸、醫療廢物6124噸、城市生活垃圾384萬噸、農村畜禽養殖排放糞便4324萬噸、農用薄膜使用3.47噸。然而,固體廢物處理仍主要采用污泥干化、填埋、堆肥、焚燒等方法,出現處理不徹底,對空氣和土地等產生二次污染。固體污染仍然是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較大的問題。
4.噪聲及綠化狀況
重慶主城區、郊區縣和道路交通噪聲質量普遍較好。森林覆蓋率與城市綠地率分別達34%和30%。但小城鎮人均綠地較少,城鎮公共綠地分布不合理,過于人工化的綠化方式導致綠地系統的生態服務功能較差,郊區的城市病已經開始明顯。據統計,全市近30%的蔬菜基地土壤和蔬菜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