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開發目標上,從注重提高生產能力向注重提高生產水平轉變。積極轉變項目建設方式和項目區農產品生產方式,項目目標從過多的重視數量和產能過度到重視質量和水平,真正實現生態環保、資源節約、優質高效、持續發展。
二是在開發路徑上,從注重項目建設向注重產業建設轉變。著力加快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統籌安排實施好項目。把農業綜合開發各類項目的立項建設融入到優勢產業建設之中,實現從分散的項目建設向產業建設轉變,全力提高農業綜合開發的產業化、市場化和組織化程度。
三是在開發模式上,從注重綜合治理向注重特色發展轉變。針對全市各區縣自然地理、經濟社會條件千差萬別的現狀,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從過去主要強調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轉到著力解決項目區產業發展的障礙性因素,更多地探索不同區域各具特色的開發模式。既做出特色,又向特色要效益。
四是在開發機制上,從主要依靠行政計劃向更多依靠市場、法制轉變。積極轉變職能,對項目和資金管理更多通過市場手段和競爭機制來運作。加快推進《重慶市農業綜合開發條例》調研,力促盡快出臺,努力使農業綜合開發走上法制化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