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將至,隨著我國老年人口快速增長,養老問題有望繼續引起今年兩會關注。憑借余額寶大獲全勝的天弘基金公司,2016年又有了新的方向。
天弘基金總經理郭樹強對《證券日報》表示,2016年,將大力布局養老業務,把目光聚焦在了養老金融領域。
近日,在“中國養老50人論壇首屆峰會”上,郭樹強表示,可以預見未來20年,中國將進入急速老齡化階段,帶動養老需求快速上漲,“十三五”將成為我國養老金融發展的關鍵時期。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12月9日,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的成立,是養老金融領域的一件大事,從此養老金融的各方人士有了一個跨界交流平臺,在沒有部門利益,沒有行業利益的基礎之上,能夠更好客觀公正的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養老管理方式,為國民養老金找到更有效的管理方法。
天弘基金總經理郭樹強表示,養老金融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在養老保障方面,2015年出臺了一系列橫跨社保、財政、稅收、養老資產管理等諸多領域的政策,例如《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等,標志著我國養老金融事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郭樹強同時提出兩個建議:
建議一,加快推動養老第三支柱體系建設,早日建成全面覆蓋的個人稅延型養老賬戶。首先,第三支柱有利于充分調動個人積極性,培養居民自我規劃、自擔分擔的養老觀念和習慣,減少政府過多壓力。其次,個人養老賬戶可以允許居民自主選擇豐富、合格的金融產品,各類金融機構之間充分競爭,還能夠更好地實現養老資產保值增值目的。此外,利于培養個人在養老賬戶之外資金的投資管理,更加穩健、長期,也有利于我們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發展。
建議二,積極利用互聯網新技術為養老事業服務。現在已經可以做到讓養老投資與服務直接通過手機來實現,居民可以便捷地進行個人養老賬戶的產品選擇、申購,甚至包括對第一、第二支柱所有養老賬戶的余額收益進行及時查詢、領取,方便學習養老金理財知識,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極大的便利。如果將養老服務植入手機,為幾億人服務,需要快速高頻的系統服務,而我國的金融機構已經具備了這樣的能力。以天弘基金為例,通過近幾年對互聯網海量客戶的服務,已經建立了高穩定性、低成本、彈性擴張等優點于一體的云平臺,對客戶的交易、查詢進行高效、準確、安全的數據處理。
郭樹強說:“養老金融的發展也離不開金融機構主動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從機構端來看,需要眾多金融機構投入更多的資源,積極行動,對養老金管理的模式、產品進行探索與創新,為居民養老金的保值增值貢獻自己的力量。天弘基金作為國內最具有互聯網基因的創新型公司,愿意通過自己專業的投資管理能力以及先進的互聯網技術,為機構和大眾提供更好的產品管理和服務體驗。”
同時,天弘基金公司作為比較新型的資產管理機構,具體來看,郭樹強指出有兩個想法:第一是把先進的大數據投研技術能夠應用在養老金的管理上。
“做現金管理最難的不是投資,最難的是測算現金流。給我100億貨幣基金讓我管,如果說客戶過兩天全贖回了,我配制了一個月,馬上就擠兌了。”郭樹強透露,對此,天弘基金在管理貨幣基金的時候,對客戶行為做密切的檢測,“我們有一個非常龐大的數據模型,可以對后1天,后7天,后一個月有一個比較好的預測,預測率達到99%的準確級別”。因此,他認為這項技術也可以運用到養老金管理領域。
第二,在養老金的使用服務上能夠有更好的體驗。郭樹強說:“老百姓(41.350, -2.41, -5.51%)在最后一公里的體驗,就能更好的改變養老居民的理財意識。這個環節其實是在養老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包括第三支柱發展起來,上億級的用戶隨時察看自己的情況,對養老體系的建設也是至關重要的。作為從業的機構,在這方面,把我們非常先進的互聯網技術,能夠在最后一公里的服務上,像其他互聯網那樣,可以享受到上帝般的體驗,這是我們非常大的愿望”。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