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擁有量急劇上升,道路交通問題也層出不窮。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顯示,2015年底,中國民用車輛高達1.72億輛,并且還將以12%速度增長,交通擁堵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難題。
那么,該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
國外智能交通信息系統遭遇“水土不服”
智能交通被認為是保障交通安全、緩解擁堵難題、減少交通事故的有效辦法,“綜合運輸與智能交通”也是交通科技領域“十三五”規劃布局的重點專項之一。目前智能交通信息系統在我國主要城市都已完成數據采集設備的鋪設工作,并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國外各種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在國內都有應用,像澳大利亞SCATS、英國SCOOT、美國 QuickNet4、日本KyoSan、西班牙Sanco等交通信號系統,但各地交警反饋并未解決其擁堵問題。有專家分析稱,國外所有交通管理模型都基于人口、車輛數量穩定的狀態建立的模型,但我國車輛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長,遠遠超出了其系統的設計范疇。
國內企業研發新型地磁傳感器 解決交通擁堵難題
基于國內交通實際情況,武漢恒達智慧城市交通研發有限公司集結國內外資深的智能交通系統專家,在各級政府、科技局的支持下,歷時4年自主研發的地磁傳感器,讓“出行難”和“停車難”這道困擾城市交通多年的難題終于找到了答案。
地磁傳感器,在全球被認為是最好的交通數據采集技術,但該技術的應用面臨著準確度低、易受干擾、高功耗等三大技術瓶頸,至今鮮有企業和研究機構突破這三大技術瓶頸。經測試,恒達公司研發的無線地磁傳感器具有功耗低、準確率高、通信距離在有障礙的環境下達300米以上,低成本、易維護等優點,成功突破了以上三項技術瓶頸。
有行業專家評論,這項產品研制成功,對于智能交通行業將會產生大的變革,未來對“智能交通”的應用與推廣將會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據悉,該地磁車檢器產品含道路車輛檢測器、基站、部署儀、數據平臺、運維系統、業務系統、抓拍圖片存儲系統、停車服務APP等多項功能,可突破城市交通停車管理瓶頸,快速整合城市停車資源,真正解決“出行難”“停車難”問題。
目前,該新型地磁產品已在全國多個城市使用,技術和市場日趨成熟,將成為大規模城市級交通數據采集的主流產品,逐步替代傳統的地感線圈檢測產品。更多最新數據分析、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研、行業分析,請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