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酒店行業動蕩的一年,從“營改增”的落地到萬豪正式收購喜達屋,從經濟型酒店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到公寓民宿不斷侵蝕市場,酒店行業的發展愈顯多元化和融合性。與此同時,互聯網大數據將全新的視角和分析方法帶入酒店業,透過大數據和統計分析來觀察行業、優化管理,已經勢在必行。
高端酒店市場規模和投資熱點
“酒店數量少、增長速度快”
據邁點旅游研究院(MTA)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16年11月,國內實際酒店數量已超過24萬家。其中高端酒店達到11,971家,占比僅約5%。
雖然高端酒店市場體量占比較少,增長速度卻位居前列,5年間的年復合增長率也達到5.1%。此外,還在2015年出現強勢抬頭趨向,遠期表現仍舊可期。
“華東地區最熱,上海增長數全國最多”
在高端酒店持續快速增長的背景下,2016年國內共開業高端酒店81家,分布于八大地區45個城市。其中,華東地區開業42家,占到總數量的一半以上,充分說明了該地區深厚的市場容量與投資熱度;江蘇省新開業10家高端酒店,成為增長最快的省份。
具體到城市中,上海以新開業10家高端酒店的數量成為增長最快的城市,但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均未進入增長最快的城市排行。
“商業中心及旅游區是高端酒店偏好選址”
隨著一線城市核心區和CBD附近酒店密度的不斷提高,更多的高端酒店將新址轉向城市周邊開發區或者深入布局,轉向二三線城市的核心區域。烏魯木齊、遵義、荊州、海口等城市的高端酒店市場,就是在這一趨勢帶動下成長起來的典型。
對于特征明顯的旅游城市而言(如三亞),與其旅游特征高度相關的區域仍是高端酒店關注的焦點(如三亞的亞龍灣、三亞灣、海棠灣均為當地熱門度假旅游景點,也成為新增酒店的首選)。
此外,與全新的城市綜合體合作,打造全方位服務場景,或是基于城市重點旅游、商業相關設施的落成,圍繞籌建酒店(如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合肥濱湖世紀城等),也已成為高端酒店選址的另一個方向。
高端酒店消費人群畫像
“男性為主體、26-35歲消費者超6成”
靈核網據調查樣本顯示,2016年高端酒店市場的消費人群仍以男性為主,其占比達到73%。消費人群以26-35歲間的80后為主,其占比達61%,超過其他所有年齡段人群的總和。這一群體是目前社會的中間階層,大部分擁有穩定的工作與收入,在經濟上有一定積累,也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消費觀念,對品質有較高追求。
“北上廣深人群是消費主力軍,杭州、成都消費者需求亦強”
盡管高端酒店消費人群集中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但通過對比國內高端酒店市場城市體量TOP10與消費來源城市TOP10,我們發現兩者并不完全匹配。
酒店市場規模較大的武漢、西安、三亞、重慶等地,尚未培育出本地的高端消費群體,更多依靠外來消費者貢獻收入,這些城市多為交通樞紐城市,旅游或制造業發達,同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更易吸引會議及度假型高端酒店選址開發。而南京、天津等酒店體量在全國未進前10的城市,卻擁有較大的高端酒店消費群體,雖然這些城市規模相對較小,但毗鄰一線城市,人員流動性強,消費者支付能力較高,對高端酒店的消費需求也相對較多。
“咖啡、面包甜點、中西餐受關注,簡餐需求不可忽視”
具體在高端酒店餐飲消費上,咖啡是高端酒店消費人群較為喜愛的一項飲料,面包甜點、中餐、西餐也表現出了較高吸引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簡餐的偏好占比達到46.1%,這是部分高端酒店經營者容易忽視的一個領域。即對于部分商務出行、時間安排更緊迫的消費者來說,正式、豪華、耗費時間更長的餐飲類型可能并不適用于他們。
“航旅、OTA類應用使用頻度最高”
而根據目前高端酒店消費人群APP使用偏好進行推測,航旅及OTA類應用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這類人群的使用重點。但除了繼續關注商旅出行需求外,提升對健康生活的認知、建立酒店健康體驗場景與產品,可能會成為未來階段影響高端酒店發展的另一大重要因素。
高端酒店市場主流品牌運營發展分析
截至2016年10月, MBI共監測了市場上主流高端酒店品牌129家。我們希望通過對這129家市場主流品牌的運營發展情況展開分析,為各地區、各發展階段的高端酒店提供參考案例。
“高端酒店官網及APP流量已形成穩定規模,或將持續平穩增長”
1-10月份,高端酒店的整體APP運營較為平穩,這與其發展體系成熟有著密切關聯;而官網流量上,受今年國際國內諸多品牌并購、升級的影響,官網流量呈現出波動下降狀態。但從長期趨勢來看,基于高端酒店品牌發展已相對成熟的現狀,這兩項指標值在未來很可能將持續平緩增長。
“新浪旅游、邁點、搜狐旅游成高端酒店最喜愛的三大新聞投放媒體”
在媒體宣傳推廣上,高端酒店品牌偏愛的五大平臺分別是新浪旅游、邁點、搜狐旅游、中國網以及美通社。截至2016年10月,市場上主流高端酒店品牌在五大平臺的新聞投放數量合計占比,達到全年行業新聞總數的80%。
“OTA好評情況參差不齊;用戶搜索總量提升明顯”
通過MBI監測值可看出,市場主流高端酒店品牌在不同OTA上的好評情況存在明顯差異。我們建議,對于高端酒店品牌而言,如果想要進一步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口碑形象,未來需進一步關注各家OTA上的點評情況,并提升對核心客群的維護力度。
從用戶對主流高端酒店品牌的搜索情況來看,高端酒店的搜索總量在2016年呈逐漸上升趨勢。而2、3月份受節假日的影響,用戶的關注度出現了明顯下滑。在搜索平均值上,基于市場進入時間更早、產品及服務更成熟,高端酒店品牌的滲透率優勢得以體現。
結語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高端酒店已在中國酒店業中占據了核心資源優勢,其強大的品牌滲透率與軟硬件質量也培育出了廣大忠實客群。雖然市場偶有波動,但在旅游經濟持續崛起、消費者購買力與觀念不斷提升的大趨勢下,當今高端酒店市場仍呈現出巨大成長潛力。
“一線城市趨于飽和、技術及數據化應用將越來越重要”
目前,高端酒店主要聚集在國內一、二線城市,但隨市場體量的逐漸飽和,未來預計將會有更多高端酒店轉移至二、三線熱門旅游城市及內陸新興潛力城市。此外,伴隨各類技術手段及數據化應用的成熟,為核心客群描繪人群畫像,并以此為基礎完善自身運營、探測未來階段經營轉型方向,將成為高端酒店發展中的另一轉變趨勢。
“提升服務、關注互動、與時俱進仍是發展主題”
對于高端酒店經營者而言,在未來階段繼續維持產品與服務的高質量,同時加大對核心客群的關注程度,不斷探索與客戶間的互動方式,利用互聯網思維與技術的幫助,持續創造酒店品牌的增值,依然是發展過程中不變的主題。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