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化妝品市場現狀分析
2015年國內化妝品市場規模為3339.4億元,我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國。回望過去,我們發現2009-2013年是國內化妝品行業高速發展的黃金五年,在此期間一直維持在10%以上的增速,近兩年由于經濟低迷、零售終端不景氣,行業增速持續下行,11-15年CAGR為9.2%,低于社零增速(12.6%)。
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化妝品行業過去五年復合增速雖然高于美國(5.02%)和日本(-9.3%),但人均消費額卻遠遠落后于這兩個國家。以13億人口估算,2015年我國人均化妝品消費支出為244.1元,而美國、日本和韓國的人均化妝品消費額分別是我國的7倍、6.8倍和6.2倍。未來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化妝品消費習慣、理念的培育,差距有望不斷縮小。
2008-2015 年國內化妝品市場規模及增速
2008-2015 年社零消費總額及增速
2008-2015 年美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及增速
2008-2015 年日本化妝品市場規模及增速
化妝品行業包括11大細分子品類,分別為護膚品、護發產品、口腔護理品類、沐浴用品、彩妝、男士護理用品、嬰幼兒與兒童專用產品、香水、防曬用品、止汗香體、脫毛產品。2015年國內護膚品市場容量達到1701.4億,11-15年CAGR為9.75%(略高于行業平均),占比提升至51%,穩居市場份額第一;彩妝市場容量為266億,11-15年CAGR為11.84%,占7.97%的市場份額,是增速最快的子品類。
2008-2015年國內護膚品市場規模及增速
2008-2015年國內彩妝市場規模及增速
2008-2015年中、美、日、韓人均化妝品消費額
2015 年化妝品細分品類交易規模占比
2008-2015 年化妝品行業CS 渠道交易規模
2010-2015 年化妝品行業線上交易規模
二、中國化妝品行業競爭格局
國內化妝品市場一直是外資企業占據主導地位,以寶潔為首(市占率為11.6%),銷售額排名前十的化妝品企業全是外資(CR10=39.3%),排名靠前的上海家化和隆力奇也僅分別位列第12和第13名。
寶潔從1993年開始就在國內市場位列第一并且至今牢牢占據,市占率一度高達20%以上,但近十年,尤其是2008-2013年的黃金五年,隨著歐萊雅、資生堂、安利等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涌入國內,寶潔的市占率逐年下滑,在洗護、牙膏、護膚等細分領域漸失領導地位。總體來看,由于化妝品行業競爭越來越充分,品牌、廠商和品類的數量越來越繁雜,以寶潔和聯合利華為首的原有日化龍頭份額不斷受到侵蝕,導致整個化妝品市場集中度逐年下降,競爭格局較為分散。
2008-2015 年國內化妝品市場集中度
2015 年國內化妝品市場Top10 企業市占率
分品類來看,國內護膚和彩妝市場Top10品牌基本來自歐美。其中,護膚品市場Top10品牌市占率為32%,國產品牌僅百雀羚、自然堂、韓束、佰草集在列,合計市占率為10.8%;彩妝市場集中度很高,TOP10品牌市占率高達50.2%,但國產品牌中僅卡姿蘭、韓束和瑪麗戴嘉在列,合計市占率為10.1%。
與國內相反,日本和韓國化妝品市場集中度很高,并且本土品牌占據主導地位。以韓國為例,韓國化妝品市場以其本土企業愛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館兩大集團為首,旗下涵蓋護膚、彩妝、男士護理、香水、洗護、食品等品類,僅這兩家企業就占據整個化妝品市場45%的份額,并且占據護膚和彩妝市場的份額分別高達52.6%和51.5%。從品牌競爭格局來看,韓國護膚和彩妝市場Top10中本土品牌占比分別為44.5%和54.6%,遠遠高于中國。
2015 年國內護膚市場Top10 品牌市占率
2015 年國內護膚市場Top10 品牌銷售額
2015 年國內彩妝市場Top10 品牌市占率
2015 年國內彩妝市場Top10 品牌銷售額
中美日韓護膚品類Top10 中本土品牌占比
中美日韓彩妝市場Top10 中本土品牌占比
隨著國內消費理念逐步成熟,以及近年來電商和CS渠道的快速發展,注重品牌策劃、技術研發及市場營銷的國內化妝品企業加大投入,依靠靈活的供應鏈管理、與專營店店和電商渠道的默契配合以及高性價比的優勢迅速搶占了中低端護膚品市場,并開始向中高端市場滲透。
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擠進護膚和彩妝市場Top20名單中,包括佰草集、相宜本草、珀萊雅、丸美等,這些品牌的合計市占率也在逐年提升。其中,護膚品市場Top20中國產品牌市占率從2011年的6.9%上升至2015年的18.2%,彩妝市場則從2011年的5.5%上升至2015年的13.9%。
總體而言,國外化妝品品牌由于較早進入國內市場,發展更為成熟,在市場營銷、品牌推廣和消費者教育上占據絕對的競爭優勢。本土品牌也不甘落后,優秀企業通過借鑒國外品牌的成功經驗,加大生產研發、渠道、營銷推廣等方面的投入,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通道中。
國內護膚和彩妝市場Top20 中國產品牌市占率
2015 年國內護膚品市場Top20 中國產品牌銷售額
2015 年國內彩妝市場Top20 國產品牌銷售額
三、中國發展趨勢預測
1、預計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至2019年將突破4000億大關,未來行業保持中高速增長。2014年我國化妝品人均消費額為34.54美元,與此同時美國、日本、韓國化妝品人均消費額分別高達239美元、292美元以及220美元,相當于國內化妝品人均消費水平的6-8倍,國內化妝品行業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這也說明了我國化妝品行業還擁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有待挖掘。
未來四年國內化妝品行業發展將會逐漸提速,并將穩定在8%以上的中高速增長水平,至2019年國內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4227億元。
2、出于對健康和產品安全的考慮,人們的綠色產品意識和有害化學品威脅意識不斷增強,有機綠色護理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近年來天然有機護理產品市場持續升溫。過去十年,天然美妝產品成為美妝和個人護理行業的頭號增長點,年平均增幅為 20%,其中代表性品牌包括:The Body Shop, Kiehl’s(科顏氏)和 Burt’s Bees。據預測,到 2020年,有機天然護理產品市場規模將擴大一倍。
3、針對中老年人的產品會在2016年更多的出現。隨著多個國家的老齡化趨勢,各行業紛紛發力,開發高齡者適用的商品。在這其中,中高齡層化妝品市場潛力還是相當巨大的。從區域看,拉美地區化妝品市場在去年增長迅猛,而巴西去年的美容產品銷售下滑折射出巴西經濟的不景氣,Cosmetics design認為2016年拉美地區的增速會減緩,而巴西市場會繼續與不景氣斗爭。
4、未來化妝品不再是一種容量就能適應所有的人,更多元的尺寸和包裝將會被開發出來。現代消費者工作、生活壓力倍增,因此充沛的精力成為創造美好生活的先決條件。美容行業的由內而外趨勢包括神經醫學美容、結合身體健康,更多的感官需求,前沿產品應順應趨勢滿足消費者這方面的需求。 此外,利用科學技術研發的美容產品也有不小的需求,高端、前沿的生物技術正在被用于化妝品的開發中。
5、品牌的香水DIY區、定制面霜等都預示著消費者個性化定制美容方案將成為流行趨勢。法國創意美妝公司 Romy Paris在去年推出的創新美容機可以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確定的配方,通過在精華液或面霜中添加高濃度活性成分膠囊,即時生產最適合用戶的新鮮護膚品。意大利美妝初創 Hekatè 也推出了一款自定義面霜,用戶可在 Hekatè 線上平臺自行挑選適合自己皮膚的活性成分和香味制作面霜。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