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全國生豬均價16.73元/公斤,價格較昨日降0.1元/公斤,今日全國瘦肉型生豬均價17.27元/公斤,價格較昨日漲0.11元/公斤。今日全國27省、直轄市范圍內,共計12省份豬價上漲,12省份豬價下跌。全國最高價為貴州,上漲0.03元/千克于19.24元/千克;全國最低價為新疆,下跌0.18元/千克于16.58元/千克。云南上漲0.14元/千克,吉林上漲0.11元/千克,內蒙古上漲0.10元/千克,陜西上漲 0.10元/千克,微幅上漲。天津下跌0.14元/千克,江蘇下跌0.13元/千克,山東下跌0.09元/千克,河南下跌0.09元/千克,跌幅放緩。重慶、黑龍江、北京與昨日持平。
豬價跌幅放緩。黑龍江8.2-8.3元/斤。浙江跌至9.0-9.2元/斤,較昨日下跌0.02元/斤。天津在8.3-8.5元/斤。河北主流價跌至8.3-8.5元/斤。河南在8.4-8.6元/斤,山東主流價8.4-8.5元/斤。廣東8.6-8.8元/斤,福建福州、漳州8.5-8.7元 /斤。
今日豬價跌勢放緩,多地出現企穩跡象,西南、東北地區穩定或微幅上漲,華中、華東、西北地區仍小幅下滑。目前豬價集中出欄已到尾聲,生豬出欄體重有所下降,加之近段時間豬價下調幅度較大,豬價基本已無繼續下調空間,豬價或止跌企穩。
豬價南方普跌 東北小幅反彈,企穩地區增多 豬價基本已無下跌空間
今日全國生豬均價整體延續震蕩態勢,穩中互有漲跌,多數地區價格仍呈跌勢,山西,甘肅,湖北,湖南,安徽,江蘇,上海均下跌,幅度在0.2-0.4元/ 公斤,少數地區價格因跌勢過大出現回補現象,黑龍江,遼寧,江西,河北小幅反彈,幅度在0.2-0.4元/公斤,其他地區弱勢穩定。全國最高價區為浙江和廣西,均價為18.6元/公斤,全國最低價為內蒙古,均價為16.4元/公斤,東北成為全國價格低洼地。
出欄生豬體重降低,即使是南方地區也有低于100KG生豬出欄,一方面說明了養殖戶恐慌性拋售,另一方面也說明養殖戶手中大豬不多。而自從去年11 月份開始,母豬存欄大幅降低,意味著自今年9月份開始,出欄生豬數量大幅降低,對豬價支持,但今年因疫情平穩,仔豬成活率高于往年,對價格有一定的打壓,預計后期豬價漲幅有限。
當前豬價在區域疫情、集中出欄等影響下出現1元/公斤回調,我們認為這屬于正常的季節性波動現象,從短期看,前期集中出欄更釋放了供給壓力,10月底豬價有望開啟上漲征程。
北方地區降價潮再次蔓延到南方地區,今日南方地區降價的地區增多,而東北地區因價格達到養殖戶心理底線,抵觸心理增強,收購出現困難,導致豬價上漲。
今年臨儲玉米收購價格較去年下降0.13元/斤,且對質量要求嚴格,堅持好糧好價的原則,是執行收儲政策來的歷年首次價格下調。飼料原料及飼料價格走低,盡管近期豬價調整幅度加大,但養殖利潤依然處高位,截止到目前,根據我網監測數據顯示,自繁自養育肥豬均盈利每頭在416元。
養殖利潤高位及可觀,導致養殖戶對價格接受度較高,出欄積極性較高,豬源供應充足,這也是屠宰廠壓價得以開展的根本原因。但經過近期拋售,各地豬源大大減少,部分地區出現供應偏緊的局面,對后市豬價支持。在養殖戶及屠宰廠博弈中,豬價仍延續震蕩之路。
目前,就全國而言,豬價處于高位調整過程中,總體上的表現是穩中有降的趨勢。所以,對于這幾日肉價的小幅下滑的行情,養殖場也不必產生恐慌,目前的價格走勢是擠出水分的過程,這個過程相對還是比較漫長的過程,因為養豬場、屠宰場都不愿意把其中的水分擠出,因此需要的時間會略長一些。短時間之內肉價、豬價仍然會保持相對較高的價位,肉價、豬價下滑的速度會遠遠小于其上漲的速度。同時,由于去年對毛豬產能進行了壓縮,毛豬供應過剩的問題已經得到基本的解決,豬價、肉價會出現恢復性上漲,而不是報復性上漲,這也是今年毛豬供應的基本面。在這種形勢下,養殖場仍然需要堅持順時出欄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