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數據: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環比下降0.2%,同比漲幅則連續第三個月維持在2.3%的水平上,漲勢溫和。
隨著4月氣溫逐步回升、蔬菜上市量增加,鮮菜價格顯著下降是當月CPI環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據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介紹,4月鮮菜價格環比下降12.5%,影響CPI環比下降約0.43個百分點。
受到供應偏緊影響,4月豬肉價格延續漲勢、漲幅縮小,當月價格環比上漲3.2%,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09個百分點。同時,受清明和“五一”小長假影響,飛機票、賓館住宿等部分服務價格環比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4月份鮮菜價格環比有所下降,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依然較高,同比漲幅達22.6%。據測算,4月僅豬肉和鮮菜價格兩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1.31個百分點。
對于CPI后期走勢,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朱振鑫認為,“前期CPI同比上漲的主要動力來自豬肉和蔬菜,但兩者同比拉動正逐漸減弱。”
他表示,雖然年內生豬供給壓力仍存,但由于替代品牛肉羊肉價格下跌、進口豬肉價格走低等因素,豬肉價格存在“天花板”。同時,二季度鮮菜價格繼續補跌的概率也較大。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負責人日前表示,目前生豬養殖效益可觀,有利于調動養殖戶積極性、增加生豬產能,但由于生豬生長具有一定周期性,預計后期豬肉價格將高位波動,上漲幅度可控。更多最新咨詢,請關注靈核網。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