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種因素影響下,2016年零售藥店這一藥品終端的價值被逐漸認可并放大。
對于制藥企業而言,面對招標降價壓力、醫院藥占比嚴格執行對門診用藥的擠壓,零售藥店幾乎成了其院內流失市場的唯一消化渠道。對于醫院和醫生來說,在藥品零差價落實、藥占比和輔助用藥監控趨嚴以及醫保控費壓力下,對處方外流從抵觸逐漸轉為接受。而零售藥店(尤其是大型連鎖藥店)也已經開始積極準備承接院外處方。
當2016年已進入沖刺階段,藥品零售終端的表現又究竟如何?來看看中康CMH發布的的全年預測數據。
2016年零售藥店藥品規模增長8.1%,非藥品增長6.9%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國零售藥店總規模(以終端零售價格計算,下同)3093億元,較2014年增長9.8%。其中,藥品(不含藥材類)銷售2260億元,同比增長11.6%,市場份額占比73%;非藥品銷售832億元,同比增長5%,市場份額為27%。預計2016年全國藥品市場增速將放緩至7.3%。受此影響,全國零售藥店總規模增速將較2015年下滑2個百分點至為7.8%,規模達到3334億元,其中零售藥品(不含藥材)預計以8.1%速度增長,2016年規模達2444億元。
圖1. 2009-2016年零售藥店藥品/非藥品市場規模(億元)及增長情況
2009-2015年,藥品和非藥品的比例保持在7:3,隨著國家醫保控費要求、藥品零差價落實以及外資企業在政府招標中掉標棄標導致渠道轉移等利好因素,零售藥品增長將有所提高,預計2016年零售藥店中藥品增速將較快于非藥品增速,藥品份額將略有提升。
保健品規模最大,食品增速最快
在藥店銷售的非藥品品類中,保健品、藥材類和器械類規模較大,三大類市場份額合計占整個非藥品近8成份額。保健品伴隨著電商渠道的沖擊,增長放緩;藥材類受到蟲草\燕窩等名貴藥材銷售不暢等問題影響,短期增長受限;器械類市場受電商沖擊明顯,增長放緩;食品類隨著配方奶粉和醫用營養品的引進經營,目前規模雖較小,但增長異常迅速。
圖2.2016E零售藥店非藥品細分市場規模(億元)與增長情況
中成藥增速反超化學藥,生物制品高速增長
藥店藥品品類銷售中,化學藥占藥品的份額50%,中成藥占比47%,生物制品占比3%。隨著國家政策鼓勵中藥發展,強調中藥在慢病防治的重要地位,利好中成藥市場增長,預計2016年藥店市場中成藥增長速度較快于化學藥。
圖3.零售藥店化學藥/中成藥市場規模(億元)與增長情況
RX保持高速增長
醫藥分家、處方外流及外企棄標渠道轉移等政策利好,2016年零售RX市場將保持較高速增長。預計,2016年RX增速會達到12%,零售藥店規模首次超過千億元,而OTC的增速僅有5.4%。
圖4. 零售藥店OTC/RX市場規模(億元)與增長情況
品類結構變化: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零售藥店中,預計2016年市場份額TOP20藥品品類的累計市場份額為93.4%,較2015年有所上升,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最高的前三個品類中,感冒藥仍是零售藥店中份額最大的品類,2016年市場份額將達到11.7%;心腦血管類市場份額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將從2015年的8.4%上升至8.6%,這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齡化以及醫改政策對慢病患者的分流;胃腸道用藥的市場份額將有所下降,2016年為7.9%,這可能是受消費者自我保健意識增強,患病率下降的影響。
從EI指數來看,有7個品類的市場份額將在2016年上升,13個品類下降。其中,市場份額上升速度最快的前3個品類分別是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劑,補益養生類,鎮痛、解熱、抗炎、抗風濕及抗痛風藥。
表1.零售藥店TOP20藥品品類市場份額與增長情況
備注:EI以100為基準,表示品類平均發展水平;EI>100表示產品發展高于平均水平;EI<100表示產品發展低于平均水平。
網上藥店市場規模擴張速度雖有下滑,但仍處高位
最后,讓我們來看看近幾年保持高速發展的藥品零售終端之———網上藥店在2016年的表現。
2015年,中國網上藥店總體銷售規模達110億元,較2014年增長52.8%。其中藥品規模達30億元,在網上藥店經營中占比27.3%,較2014年增長57.9%。預計2016年網上藥店全品類交易規模將達到160億元,同比增長45.5%,藥品單項增長至40億元。網上藥店市場規模增速雖有下滑,但是仍處高位,與其他藥品銷售終端相比,網上藥店的市場份額仍偏小。未來,隨著消費者自我保健意識增強、以及網購消費人群數量的擴張,網上藥店的發展潛力仍不容小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CFDA叫停互聯網第三方平臺網上藥店零售試點工作。但是,此舉并不影響已拿到B證、C證企業的網上藥店經營,而且第三方平臺雖不能直接進行藥品交易,但可提供藥品展示,為網上藥店引流,用戶需要購買時可跳轉到藥店的網站進行交易。
圖5.網上藥店銷售規模(億元)和藥品占比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