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就是將電器設備的某些部位、電力系統的某點與大地相連,提供故障電流及雷電電流的泄流通道,穩定電位,提供零電位參考點,以保證電子、電器設備的正常運行和人員的人身安全。接地從類別來看分為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護接地、直流接地、屏蔽接地與防靜電接地。通常所說的防雷接地,僅僅只是接地行業的一小部分,防雷與接地行業是互有交集的兩個不同行業。
常規接地技術主要是利用接地體幾何尺寸,實現接地泄流、降低接地電阻的目的,大量使用角鋼、扁鋼等構筑地網。現在由于各行業新技術、新設備的廣泛運用,對接地提出了更多新要求,接地工程需求增大。各家接地企業也在為擴大市場占有率而積極提高技術優勢、優化產品工藝,各類新型接地產品在市場上逐步興起。
電氣系統接地使用較為廣泛,其主要目的是滿足電氣系統運行的電氣性能要求,保證系統中電力設備的絕緣性能不受到過電壓的損害,保證工作人員免受故障情況下入地電流在大地表面產生的跨步電壓和接觸電壓的傷害,是安全系統中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
目前,國內有接地需求的行業均根據自身行業特性,制定對應的行業接地技術標準,部分已發布實施。
1、行業規模
目前,接地市場尚未成熟,人們對接地的本質及其重要性的認識雖逐步提高,但仍不足,除電力、鐵路、石油石化、軍工等行業外,對接地網的可靠性重視程度不夠。我國接地行業目前仍處于行業成長周期中的成長發展階段,行業內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市場集中度不高,競爭格局比較分散,行業發展速度較快。行業內缺少注重專業領域、具有一定規模的領軍企業。雖然整個行業處于發展階段,但由于大部分下游客戶屬于電力、鐵路、石化、通訊行業,使得接地行業受到上述行業影響,呈現一定的周期性。目前伴隨國家投資政策的改變,電力及新能源、軌道交通行業接地需求較為旺盛,石油及石油化工、鐵路等行業正在緩慢復蘇。
2、行業上、下游的關聯性
(1)接地行業的上游
公司主要以銅接地產品為主,其主要原材料包括:鍍銅鋼圓線、鍍銅鋼絞線、鍍銅扁鋼、鍍銅鋼接地棒;使用的主要金屬包括鋼、磷銅、鎳等;生產用輔助化工材料包括硫酸銅、除油劑、光亮劑等。放熱焊劑的主要金屬材料為銅粉、鋁粉等;放熱焊接模具主要使用浸焙石墨。降阻材料的主要材料為石墨粉、膨潤土等化工材料。
接地行業的上游為上述材料及其加工行業,其中銅材料的質量也直接影響接地產品的效果。上游行業的穩定發展對接地行業起到保障作用。公司的采購渠道暢通、便捷,多為長期合作關系,材料品質有充分保證,也利于公司產銷管理。為了保證原材料的供應穩定及質量可控,未來接地行業與鍍銅加工行業將有一體化發展的趨勢。
(2)接地行業的下游
接地下游企業主要集中在:電力和新能源、石油及石油化工、鐵路、煤炭及非煤礦山、軌道交通、通訊行業。另外如工業建筑、軍工、航天、水利、氣象、出口貿易等行業,占據接地市場較少的份額。目前專業接地公司僅僅扮演了材料供應商的角色,大量接地工程由項目總包方完成,但是這種局面正在逐步改善。
上述行業的發展變化對接地行業發展有著深刻影響。
軌道交通作為國家近年來大力推廣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受到了各地的投資青睞,也快速帶動了行業的發展,軌道交通的接地業務需求也隨之提升。越來越多的二線城市規劃并新建了地鐵、輕軌等軌道交通線路。軌道交通速度快、運量大,采用地鐵或輕軌可以有效解決大城市的道路擁擠、出行難問題。
截至2014年底,我國累計運營線路長度中地鐵達到2418公里、輕軌達到304公里。在上海,軌道交通已經承擔了公共交通的35%左右。全國軌道交通年新增通車里程在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新增額分別為189公里、415公里、350公里、382公里,呈現了逐年穩步上升的態勢。預計2015-2017年將繼續增長,并可能迎來又一波通車高峰。軌道交通客運總量增長迅速,這也給軌道交通基礎建設工程包括接地環節帶來了考驗,未來的軌道交通的建設必須符合更高的標準及規范。
電力行業接地主要分為發電接地、輸變電接地、配網接地三大類;新能源行業主要分為光伏接地、風電接地;石油及石油化工行業主要為輸送管道接地;煤炭行業主要為大型設備接地。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熱力行業近10年固定資產投資額均保持平穩增長,2014年總投資額更是達到了2005年總投資額的2.87倍,為接地市場容量的擴大提供了基礎。
鐵路行業由于受到一定的經濟政策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在2011年出現明顯回調,隨后進入復蘇期,逐步回升,2014年增速明顯。截止2014年底,全國鐵路完成建設投資8088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6623億元,覆蓋了16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占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的55%以上。隨著《關于進一步鼓勵和擴大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的投資意見》等相關政策的出臺,鐵路投資運營市場將全面開放,建設接地等需求也將迎來快速增長。
其他行業包括通訊、軍工、航天、水利等也對接地行業發展有著較為廣泛的影響,隨著各行業技術水平的提高,對于接地環節的技術需求以及接地產品的質量都提出了新要求,同時也促進了接地行業的迅速發展。
3、行業壁壘
公司所處行業目前的競爭處于自由階段,進入門檻相對較低。該行業的主要壁壘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認證壁壘
目前接地行業暫無明確的監管,但其應用領域較為廣泛,針對不同行業、項目需通過對應的認證。不同行業間的標準存在差異,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認證才能取得進入各行業系統的資格,對于新入競爭者構成了一定的準入壁壘。比如鐵路行業需通過中國鐵路科學院的認證、電力行業需通過中國電力科學院的認證、石化行業需通過青島化學安全研究院的認證等。另外諸如UL、CE、ISO9001等相關認證的取得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2)技術壁壘
接地行業具體應用領域廣泛,從接地產品及耗材的研發、生產,到具體項目的整體解決方案設計,以及最后的施工完成,需要較為深厚的經驗積累及專業能力。比如,公司通過5年時間進行產品的配方改進,才研究出更耐用、更穩定、成本更低的生產方案,其中使用的部分生產設備是在核心技術人員帶領下,自主研發,滿足了公司的工藝需求,使生產更為高效。對于外部進入者來說,很難在短時間內完全掌握多項核心技術。
(3)客戶壁壘
接地行業的下游客戶多為大型、規模化企業,如電力行業、新能源行業、軌道交通業、通訊行業、大型電子設備制造業等,其規模化生產經營的特點對接地產品或工程的穩定性、專業性有很高的要求。成為其供應商需要通過嚴格的審核和產品認證測試,這樣的認證及渠道維護需經歷多年時間。因此,這種供需關系的形成對于外來進入者來說有較高的壁壘。
4、國內市場的競爭格局
接地行業較為分散,多數企業規模較小,年銷售額不超過1,000萬元,該類企業多數為低端產品制造,制造門檻較低,缺乏核心競爭力。年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的國內企業逐步開始自主研發,擁有一定的技術能力,會根據客戶具體情況研發整體解決方案。國外企業如美國艾力高已經在接地行業發展100多年,在接地技術研發領域具有有利地位,在與國內企業競爭中占據優勢。
主要的國內品牌及國外品牌具體情況如下: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