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核網訊 2016年11月份中國進口豬肉11.3萬噸,環比下降0.2%,同比增長36.2%。今年1-11月共進口豬肉150.6萬噸,同比增長121%。
預計今年全年豬肉進口量將保持在160萬噸左右,明年豬肉進口將繼續保持高位,但不會出現翻倍增長的情況,一方面是國內產能回升,豬價有所下滑,對豬肉進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國家也會對進口有所控制,不會放任增長。
理由是:一方面是因為2016年進口量已大幅增加,而我國的豬肉消費歸根結底是要靠國內供給,農業部在今年4月份也提出,中國大量進口豬肉不必要、不合適、不可行,未來進口豬肉的增長空間或有限;另一方面,國務院新近發布的未來五年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中提出,要加強農產品進口調控。具體而言:要把握好重要農產品進口時機、節奏,完善進口調控政策。即便是國內緊缺農產品的進口也明確要適度增加,這對國內目前緊缺的豬肉、牛羊肉的進口應該說都有警示意義。
根據農業部預計的2016年全年豬肉產量5183萬噸,和我們預計的全年160萬噸的進口量,2016年國內消費豬肉預計5343萬噸,遠低于近幾年水平,這其中原因固然有經濟低迷和高價抑制消費等因素,但也說明國內消費者的肉類消費習慣正在悄然改變。據農業部數據,2016年豬肉占肉類產量總比重的62.1%,消費占比已處歷史最低水平;禽肉占比(22.5%)逐漸提高。
農產品全球化程度正在日益提升,我們對進口豬肉也不要一味排斥。當下,如何進行產業升級,提升品牌競爭力,走現代化養豬之路才是首要任務。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