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安海關統計,2016年1季度陜西對美國進出口貿易總值73.6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6.9%。其中,陜西對美出口44.4億元,增長15.9%,自美進口29.2億元,下降42%。美國列臺灣地區之后為同期陜西第2大貿易伙伴,分別為同期陜西第1大出口市場和第3大進口來源地(列臺灣地區、韓國之后)。
一、2016年1季度陜西對美貿易主要特點
(一)加工貿易進出口下降,一般貿易增長。加工貿易進出口40.8億元,下降22.5%,占同期全省對美貿易額的55.4%。一般貿易進出口16.5億元,增長6.9%。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口設備10億元,下降41.6%。
(二)外資企業進出口下降,民營、國有企業增長。外商投資企業對美進出口51.5億元,下降26%,占同期全省對美貿易的70%。民營企業對美進出口12.2億元,增長16.6%,占16.6%。國有企業對美進出口9.9億元,增長16.1%,占13.4%。
(三)出口以電子信息產品零部件為主。其中硬盤驅動器出口13.3億元,增長2.4倍;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零件12.7億元,下降18.8%;集成電路4.2億元,下降8.4%。此外,蘋果汁出口1.5億元,增長31.8%;航空發動機零件1.3億元,增長15.8%;植物提取物0.9億元,增長28.8%。
(四)進口以集成電路、半導體制造設備、大豆等為主。其中集成電路進口5.9億元,下降72.6%;半導體制造設備5.8億元,下降52.4%;大豆2.4億元,增長30.2%;航空發動機零件1.3億元,增長1.7%;石油鉆機零件0.8億元,增長80.6%。
二、對美貿易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明顯,對雙邊貿易帶來不確定性。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貶值幅度約6.2%。2016年1月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降至6.56,創2011年4月以來新低。4月份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小幅升值,中間價在6.45—6.49區間波動。人民幣后期走勢存在不確定性,人民幣與歐元、美元交叉匯率可能出現波動,將對出口企業經營和匯兌帶來風險,對雙方貿易產生一定影響。受去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的影響,全省對美貿易按美元統計的降幅大于按人民幣統計的降幅。按美元統計,1季度陜西省對美進出口總值11.3億美元,下降21.8%。其中對美出口6.8億美元,增長9.1%;自美進口4.5億美元,下降45.4%。
(二)美國對華頻繁實施貿易限制措施,影響雙方貿易發展。今年3月,美國商務部以違反美國出口管制法規為由,將中興通訊公司等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對中興公司采取限制出口措施。由于中國通信企業常年在美采購大量電子元器件和核心零配件,這一限令將對中興通訊等企業的日常經營造成較大干擾。今年以來,美對華貿易限制措施依舊高發,貿易保護措施實施頻繁。2月,美國對原產于中國的卡客車輪胎開展“雙反”調查;3月,美國對中國進口的非晶硅織物征收“雙反”關稅,對原產于中國的進口熱軋不銹鋼板材作出反傾銷和反補貼產業損害肯定性初裁。美國對華貿易頻頻設限,不利于雙方貿易的穩定增長。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