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起步并不早,但是,基于全球第一大需求市場的憑借,國內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速度還是相當快的。根據靈核網《2016-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調查研究成果》發布顯示;2015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已達到32996臺(含外資品牌),同比增長21.7%。其中,自主品牌機器人產銷量為22257臺,同比增長31.3%。今年一季度,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1497臺,同比增長了19.9%。
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由于起步較晚,基本還處在產業化的初期階段,市場相對比較小。雖然在近兩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取得長足發展,但是外資品牌仍占有絕大部分的市場。目前工業機器人已經初步形成以市場換技術的局面。在應用的可靠性和性價比上,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相比均處于劣勢,國外品牌的利潤空間巨大,具有大幅下降的空間,所以自主品牌的前景面臨激烈的挑戰。
根據靈核網發布數據顯示;中國正在服役的機器人已占全球總量的9%左右,2015年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將達7500臺,同比增長36.6%,整體而言,機器人市場需求只增不降。在多種因素的引誘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速度將再次提速,步入歷史上的第二個繁榮發展期,或將比第一次浪潮還將巨烈。
圖表:2011-2015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銷量與增長率(臺)
數據來源:靈核網
圖表:2015年國產各類機器人銷量占比
數據來源:靈核網
從產品結構看,坐標機器人和多關節機器人銷售位居前兩位,分別占總銷量的37%和33%,其中坐標機器人較去年同期增長87%,多關節機器人同比增長91%,并且已達到去年全年的銷量。
圖表:2015年國產機器人應用領域銷售占比與指數
數據來源:靈核網
從應用領域看,搬運上下料機器人銷量占總銷量的53%,位居第一位,同比增長109%;焊接與釬焊機器人銷量占比為19%,位居第二位,同比增長32%。從應用行業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汽車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及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應用較為集中,共計占銷售總量的58%。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工業、教育、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醫藥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家具制造、3C、服裝、服飾業以及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增速較快。
圖表:2015年部分國產機器人企業銷量統計
數據來源:靈核網
從具體企業的銷售數據來看,2015年國產機器人本體企業較去年有很大進步,部分企業也取得不錯成績,但是存在的問題是銷量增加,卻并未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單品產品的毛利潤2015年下降15%左右。當然,2015年也有一些新進本體廠商,產品尚處在研發與使用階段。
2015年市場發展特點
應用市場的不斷擴大
2015年工業機器人除了在汽車行業的廣泛應用外,在電子,食品加工,非金屬加工,日用消費品和木材家具加工等行業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增長較快。隨著工業機器人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以及機器人智能水平的提高,工業機器人已在眾多領域得到了應用。從傳統的汽車制造領域向非制造領域延伸。如采礦機器人、建筑業機器人以及水電系統用于維護維修的機器人等。在國防軍事、醫療衛生、食品加工、生活服務等領域工業機器人的應用也越來越多。
產品類型變化
2015年工業機器人在產品類型發展賺足了眼球,隨著人機協作趨勢的發展,那么小型的機器人幾乎成為各家企業發展的核心產品,四大巨頭紛紛發布新型工業機器人,以協作機器人為主,市場基本都瞄準3C電子制造業。國產機器人本體企業也紛紛推出新型的機器人,小六軸關節機器人、SCARA機器人成為企業的新賣點和市場增長點。
產業整合并購明顯
2015年機器人產業整合我們總結了三種模式。實業模式、投資模式,“企業+基金”模式。三個不同的模式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在不同的約束條件和因緣際會下、以不同的方式、從不同的方向,共同走向產融結合,貫通產品經營與資本經營的互動和循環,一步步實現企業成長,推動著產業整合。目前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是一場泥沙俱下、波瀾壯闊的產業結構變遷和系統再造運動。它不是在結構穩態和規則確定背景下的運營經濟。
同質化與價格戰
國產機器人市場剛起來就硝煙彌補,以6kg一下六軸坐標機器人為例,2015年部分企業降價達30%之多。
核心部件掣肘
2015年中國機器人的處境依然很嚴峻,其中最典型的是在機器人核心技術上缺乏整體的突破。核心零部件主要分成三部分,機器人減速器、交直流伺服電機和控制器。從成本上來說,目前全球機器人產業的成本構成,35%左右是減速器,20%左右是伺服電機,15%左右是控制系統,機械加工本體可能只占15%左右,其他的部分主要就是應用。可以看出,目前減速器是制約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而減速器的核心技術,幾乎壟斷在兩家日本企業 納博特斯克(Nabtesco)和哈默納科(Harmonicdrive)手上,所有的企業都在給日本企業打工。關鍵部件進口比例較高,導致現在國內制造工業機器人成本較高。特別是減速機,國內企業購買減速機的價格是國外企業的價格的將近5倍。伺服電機、控制器等關鍵零部件價格也顯著高于國外同類產品。國產機器人的本體成本偏高,這樣國產機器人難以形成價格優勢,只有年產量上500-1000臺,才有一定的規模效應。因此,中國如果想要形成機器人產業化,擺脫國外機器人企業的掣肘,在機器人領域贏得自主,必須要將核心零部件國產化加速提上日程。
靈核網作為多年市場調查的市場研究機構,長期涉足競爭對手市場信息的監測和調查研究,建立全方位的市場信息收集網絡,搭建國內最完善的數據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一站式服務。更多關于工業機器人的相關信息,請直接訪問。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