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產量過千萬噸的省份有8個,按總產量排名分別為廣東、山東、河北、河南、遼寧、湖南、廣西、江蘇,共占全國飼料總產量達58.7%,其中廣東、山東依然穩穩坐在老大、老二的位置上,前兩省飼料總產量均過兩千萬噸,廣東省為豬料、水產料產量的第一大省,山東省為肉禽料產量的第一大省。
在前八飼料產量大省中(參見下圖),近三年總產量下滑相對明顯的為遼寧省,2015年總產量1148.4萬噸,同比下降7%;近三年總產量持續增長的有廣東省、山東省、河北省、江蘇省,總產量別為2573.0萬噸、2288.1萬噸、1338.3萬噸、1027.4萬噸,其中江蘇省超過四川省,擠進前八強。而飼料大省四川,2015年 產量從1038萬噸下降至978萬噸,與八強無緣!
再來看區域前三強,據飼料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七大經濟帶產量中,華東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飼料產量占全國飼料總產量26.1%,為七大區域之首。其次是華中地區(河南、湖北、湖南、江西) 占比19.8%、再次為華南地區(廣東、海南、廣西)占全國總產量比重19.2%(見圖2)。而2015年豬場拆遷重點區域多在南方,受此影響 2015年如福建、浙江地區飼料產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在環境保護法、畜牧法、水/大氣/土地十條、畜禽養殖污染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層層包圍下,國內將進一步加大畜禽養殖污染整治的力度,同時對飼料及添加劑生產企業也提出了更高的環保要求。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150個縣城開展了禁養區的劃定,大部分在南方區域 但在北方也有分布,2016年山東、福建、浙江、湖南、廣東等地區為重點區域,2017年底前將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提前一年完成。規模化推進,拆遷潮持續。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