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我國出口便攜式1.1億臺,比去年同期(下同)減少4%;價值3018.6億元人民幣,下降8.6%;出口平均價格為每臺2821.6元,下跌4.9%。
一、前10個月我國便攜式電腦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月度出口量緩慢回升,平均價格震蕩走低。我國便攜式電腦單月出口量,在去年9月份達到高點后逐月走低,今年2月份降至766.1萬臺的低點,之后呈緩慢回升。10月份出口1278.9萬臺,同比減少2.8%,環比增加8.9%。同時,單月出口平均價格在去年5月份觸及每臺3146.9元的高點后震蕩下跌,其中,9月份跌至年內低點后,10月份環比小幅上漲3.7%至每臺2801.7元,同比下跌0.3%(下圖)。
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國便攜式電腦出口月度走勢圖
(二)加工貿易占逾8成比重,一般貿易降幅最深。前10個月,我國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便攜式電腦8902.2萬臺,減少7.4%,占同期我國便攜式電腦出口總量的(下同)83.2%。同期,以海關特殊監管方式出口1670.9萬臺,增加21.7%;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118.4萬臺,下降18.5%。
(三)主要出口至美國和歐盟、且均有減少。前10個月,我國對美國出口便攜式電腦3821萬臺,減少0.9%;對歐盟出口2740萬臺,減少9.8%;對以上2者出口合計占61.3%。同期,內地對香港出口978.6萬臺,增加15.7%;對東盟和日本分別出口570.2萬臺和470.4萬臺,增加4.9%和7.3%。
(四)外商投資企業主導出口,民營企業增長較快。前10個月,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便攜式電腦9543萬臺,減少6.6%,占89.2%;民營企業出口1128.9萬臺,增加25.7%,占10.6%。
二、今年以來我國便攜式電腦出口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隨著市場更新換代加快,便攜式電腦部分功能被替代,消費用戶被分流,導致出口動力減弱。隨著全球通信網絡的完善、移動技術與應用的快速發展,智能手機逐步取代個人電腦,成為個人信息處理的首選終端,便攜式電腦等傳統計算機產品的市場空間受到嚴重擠壓。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7418萬臺,下滑4%;市場研究公司(Digitimes Research)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預計不到1.5億臺,下降7.2%。全球市場需求下滑,我國便攜式電腦出口相應減少。
三、我國便攜式電腦出口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核心技術少、利潤空間低,攻占高端市場有難度。盡管我國便攜式電腦出貨量在國際市場上擁有較高占有率,但利潤空間小,與國外先進品牌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市場調研機構Asymco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蘋果的MAC市場份額僅7%,但利潤比例高達60%。而且目前國產便攜式電腦的核心部件仍高度依賴進口,進入發達國家市場面臨諸多障礙和壁壘,包括研發產品的知識產權糾紛、以及出口市場的各種標準、認證和準入制度等,我國便攜式電腦要占領國際高端市場仍面臨不少困難。
(二)國內品牌保護力度仍然薄弱,不利于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由于利益驅動,當前國內假冒偽劣商品仍然屢禁不絕。在海關調研中,部分本土企業提出,當前我國關于品牌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品牌侵權事件時有發生,本土企業可能承擔經濟和品牌價值的雙重損失,不利于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