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民消費升級,社會經濟對健康與體育產業的需求愈發突出。體育用品制造行業作為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速度。但是,由于體育消費長期處于較低層次,十幾年來體育類消費規模占GDP比重逐年下降,2014年為近年低點。據了解,從2015年開始,受居民收入增長、消費結構升級和國家政策利好等諸多因素影響,體育消費回暖,2016年我國體育、娛樂用品零售額達634.8億元,同比增長13.9%。
近幾年來全國體育消費呈現井噴擴張態勢,中部地區增長更為明顯,其消費額占全國的比重,中部八省從2013年的13.8%提高至2015年的18.3%,是近兩年來占比上升最快區域。東部、西部地區的體育消費比重,則從2013年的65.4%、20.8%,下降至2015年的61.2%、20.5%。中部體育消費迅速崛起的省份,河南、湖南、安徽最為明顯,2013—2015年其在全國的占比分別提高了1.1%、0.8%、0.8%領跑整個中部地區。
全世界體育用品業有65%的產品由中國制造,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體育用品制造大國。然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軟肋”依然存在:產業基礎薄弱,企業規模較小,年產值超10億美元的體育用品企業尚無中國企業;一流品牌太少、產品技術含量低,目前高端體育用品市場幾乎被國外品牌占領;產品同質化嚴重,一些企業通過模仿、復制和借用國外產品的方式起步,難以獲得長遠發展。
眼下,大眾參與體育運動熱情持續高漲,以體育健身為核心的健康生活方式正在建立。體育用品行業當前調整期的重點工作即是解決過往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創新,無論是宏觀層面的政策創新、制度創新,中觀層面管理運營模式創新、品牌創新,還是微觀層面的技術創新、營銷創新,任何旨在突圍既有發展模式的舉措都需要創新驅動。體育用品產業的從業者們要打開想象之門,探索自己的創新發展之路。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