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節能政策
企業在生產應用高效電機時也需要關注好政策。一是落實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電機推廣財政補貼政策。依據中小型抵押電機能效標準及高壓電機相關規定,調整高效電機推廣范圍,公布生產企業及相關產品型號,加大高效電機推廣財政補貼力度。
二是抓住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在高效風機、泵、壓縮機推廣財政補貼政策實施的時機,逐步把選用高效電機作為產品入圍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必要條件,延伸財政補助,推廣高效電機產業鏈。
國家有關部門還將支持福建、上海、浙江等省市建設三到五個高效電機定轉子沖片產業化示范工程,年生產能力達到70萬噸;支持蘇州、上海等地建設二到四個新型絕緣材料產業化工程,年生產能力達5萬噸;支持武鋼、寶鋼等企業提升規模化生產高牌號冷軋硅鋼片的技術,年產能力達170萬噸。
此外,還鼓勵企業主動淘汰服役時間超過20年的高壓三相籠型異步電機。地方工業主管可結合實際,制定更超前的在用低效電機淘汰路線,確保完成本地淘汰低效電機的任務。
企業面臨機遇
電機及系統節能是各國政府公認的具有極大節能潛力的領域。目前,我國電機系統能效及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具有較大差距。按照GB18613-2012標準,我國目前生產和在用電機多為低于標準規定的3級能效電機。其平均效率為87%,而發達國家早已推行的高效電機效率已達到91%以上。美國的超高效電機效率更是達到93%,系統運行效率比我國高10%~20%,節能空間巨大。整體提升電機系統效率5%~8%,年可實現節電1300億~2300億度。
雖然我國電機能效水平逐步提高,但總體能效水平仍然較低。從電機自身看,我國電機效率平均水平比國外低3~5個百分點,目前在用的高效電機僅占3%左右;從電機系統看,因匹配不合理、調節方式落后等原因,電機系統運行效率比國外先進水平低10~20個百分點。
推廣高效電機,給企業帶來了良好商機。如南陽防爆集團、江特電機、大洋電機、方正電機、臥龍電氣、東方電氣、上海電氣等企業或將從中受益。